一、聲樂語言藝術教學中的幾點思考
1、咬字與呼吸的融合
在聲樂語言藝術教學中,為能更好地通過語言來表達音樂的感情,咬字的把握也十分關鍵。通過咬字與呼吸的緊密配合,以此來保證語言的豐滿、連貫、流暢。在演唱中,應該充分地運用口腔各個發音部分,準確清晰地將字的韻母和聲母讀出來。咬字作為聲樂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術之一,通過唇、齒、舌、頤等口腔部位的靈活運用,將字的頭、腹、尾有機結合并清晰地送出,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字音,并最終達到“遠聽不含混,近聽不刺耳”的完美境界。
2、聲與情的融合
每個國家的語言不同,其聲樂表達方式也有著很大的差異,使得情感上的表達也不盡相同。我國的語言單字大多屬于一音一義的形式,而西方的語言單字常由多音節組合而成。在演唱過程中,需合理地結合語言的語音趨勢與特點,并根據情感的需求,有規律地加重語氣,并強調具有特別意義的單字,使其能夠通過語言與歌唱的完美結合來傳達思想情感。因此,在聲樂語言藝術教學中,必須要使聲與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與影響,從而達到聲情并茂的效果。歌唱藝術的最終目的是以聲來傳情,進而以情去感染聽眾。
3、技術與藝術的融合
聲樂語言作為對平常語言表達的一種美化方式,其通過科學的歌唱訓練,用圓潤、結實、統一的聲音將詞意傳遞給聽眾。在聲樂語言藝術教學中,務必要求學生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圓”的標準,因此,發音技術的掌握也十分重要。“依字行腔”作為聲樂教學的基礎之一,其主要的目標是:“為字求正,腔隨字走,字領腔行”,通過將字演唱清楚,明了,使聲樂藝術得到完美的詮釋。“依字行腔”也進一步的“字正腔圓”打好基礎,兩者之間的互相結合使聲樂語言藝術朝著更加完善的發向發展。基于以上因素考慮,在聲樂語言藝術教學中,聲音技術的把握尤為重要,只有學生具備純熟的聲音技巧,字正腔圓,字字珠璣,才能更進一步地使語言藝術發揮充分的優勢,進而有效地促進聲樂藝術的發展。
4、臺詞與語言的融合
在音樂教學中,“聲、臺、形、表”是需要必修的四門基礎課,而“臺”是指臺詞課的教學。臺詞課最主要的目的是正字。通過合理、有效地教學,使學生能夠擁有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而為聲樂語言藝術教學打好堅實地基礎。臺詞與語言均屬于語言藝術的范圍,兩者既是相通的關系,又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在聲樂語言藝術教學中,為能使歌唱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臺詞的訓練必不可少。其可以通過敘事、情節、人物刻畫、人物內心旁白等形式塑造出鮮活生動的人物;而語言則是通過充滿感情的表達來展示完美的聲樂藝術。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使聲樂語言藝術教學能朝著更加完善的發向發展。
二、結束語
在聲樂教學中,語言藝術教學作為其關鍵組成部分,為保證聲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不斷地探索與實踐,總結出可合理提高聲樂語言訓練的有效方法,進而為促進聲樂語言教學提供有利的條件。
作者:魏軍敏 單位:河南濟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