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質量管理論文
一、中小企業質量體系認證的動機
許多中小企業不惜代價,投入資金和精力,推動申請加入質量體系認證,背后有著深刻的原因。
1.基于市場激烈競爭的考慮
在買方市場的背景下,顧客不僅需要考慮價格、服務等因素,產品質量是其最為重視的焦點。顧客在選擇同類產品時,關注質量的市場訴求,經過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就能提供更多的信任。中小企業基于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更大滿足顧客需求,進一步開拓市場,質量體系認證是一個不錯的工具和企業實力的證明。尤其在外貿企業、外資配套企業等組織,證書的價值更是不可或缺。在產品供應鏈的傳遞效應下,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對質量體系認證日益關注。
2.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動機
ISO9000族是世界權威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第一個管理體系標準,凝聚了各主要發達國家的先進質量管理經驗,其質量管理的組織設計、程序、目標、改進等全方面的過程監控,對改善中小企業的管理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上述原因,許多中小企業都愿意借助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時機,提高自己的企業管理水平。
3.認證成本因素弱化
隨著近年來認證的日益普遍,認證以及咨詢機構數量獲得極大發展,其相互間的競爭局面越來越激烈,隨之帶來認證的費用極大降低。目前,甚至一些微小企業也具備認證所需要的經濟投入。另外,在政府的鼓勵下,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小企業實施質量體系認證的成本越來越低。
二、中小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存在的問題
當前,雖然不少中小企業都紛紛申請質量體系認證,但是其存在問題也比較突出。
1.企業質量戰略與認證證書等同
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企業家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在政府推動、輿論宣傳、認證機構的市場營銷下,認證證書的重要作用被人們逐漸認識。由此一些企業領導者認為,ISO證書同顧客的滿意是重合的。其質量管理實施流于形式,造成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失敗。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機構魚龍混雜,在中小企業的錯誤質量管理觀念下,產生“錢”與“證”交換的現象屢見不鮮。在監管不力的前提下,企業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投入不足,實施虛假,導致文件、記錄造假,將質量認證體系作為了一個華而不實的存在。另外,企業領導者通過任命手段,將企業的質量體系認證作為了一部分人的的臨時工作任務,配置幾個抄寫人員將中介機構或者其他已認證的企業資料抄錄,虛假的寫上自己的名稱,作為本企業的資料使用。質量體系認證變成了小范圍的局部活動,企業的各個部門置身事外,認證和審核成了虛假資料充斥的程序。質量管理的改善沒有完成,反而因認證造成了企業的不必要負擔。
2.實施與方法存在問題
質量體系認證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中小企業在條件不具備時盲目申請認證,導致導入和實施困難,難以協調,企業人治現象嚴重,組織力渙散。另外,企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在沒有對質量體系詳細了解的基礎上,實施過程執行不力,主要依賴中介公司推進工作,最終導致不能通過認證。
三、中小企業質量體系認證的改善措施
隨著市場競爭和需求的提高,中小企業應明確其社會責任和企業目標,將質量體系認證同質量管理工作協同;建立學習型企業,創新企業文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加強學習和培訓,借助于第三方機構的認證,查找企業的差距和不足,努力改進企業的管理。不斷的通過質量體系認證,提升企業經營業績,向顧客傳遞信任。在實踐中改善中小企業的質量體系認證模式。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質量體系認證是新的起點,認證過程是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轉變經營理念,實施創新的過程,通過這一活動應掌握為顧客提供優質產品的能力,為企業的長足發展注入動力。
作者:舒立俊 單位:浙江省質量技術審查評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