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動力引導方向的課程設計
1.1資料收集
學生在完成選題后,就要開展有針對性的資料收集工作。這就要求學生具有多渠道資料收集的能力,能夠收集到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的資料。教師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起到的也是引導作用,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資料收集的渠道和方法。要求學生收集的資料具有時效性,符合學科的最新發展;要求學生收集的資料具有豐富性,相關資料的內容完整。
1.2設計方案的制定
設計方案的選擇能夠充分體現出高校計算機課程設計的特點,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程設計方案制定時,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方案設計內涵和格式。設計方案要求科學嚴謹,具有可行性。學生在制定設計方案時,要有全局意識,能夠從宏觀上把握選題,設計出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的方案。設計方案制定的過程中,教師起到的也是引導的作用,學生應該要加強和老師的溝通和交流,將設計方案不斷細化。
1.3課程設計
第一,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設計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強調的是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包括了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教師布置一定的任務,學生通過對任務的完成,達到運用理論知識,增加操作技能的目的。好的課程設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提高學生的思維靈敏度,擴寬學生的知識面。第二,服務于職業能力培養。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就業,因此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設計也應該要服務于就業。充分了解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實施課程改革,制定合理的課程設計,重點培養學生的工作技能。教師在輔導學生課程設計中,要切實分析和把握學生未來工作的需求,突出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設計。
1.4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要強調學生為主體,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術。將教學的地點轉移到實訓室內,確保在教學中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中實現邊學、邊做。計算機技能教學離不開外語的學習,因此在計算機教學規程中要增加一些外語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機知識的內涵,方便學生學習和記憶。要求學生記憶和掌握每一章節的英文詞匯,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數據流知識和編程能力,能夠對常見的錯誤進行分析,并且認識計算機提示的錯誤信息。
1.5設計結果報告
行動力引導方向為目標的高職計算機課程設計是一個系統的過程,設計結果報告是課程設計的最后一步。學生在做課程設計報告時,要體現出系統性、完整性和科學性的特點。體現出課程設計的內涵,突出其特點,主體鮮明,語言表達清晰,邏輯嚴謹,展現出自己繼續學習和研究的熱情和興趣。
2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發展迅速,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實用性人才,為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基礎。以行動力為導向的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設計,不僅提高了計算機課程設計的質量,而且完善了學生對本專業的理解。行動力引導方向為目標的高職計算機課程設計包括了學生的選題,資料的收集,方案的設計,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等,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明確了學習的目標,促進了高職院校教育的發展。
作者:何峽峰 單位: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