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職學校也面臨許多問題
1.師資隊伍跟不上。目前山區縣中職學校的老師大多數都是在一般的中學過來的,有的則與教師進修學校合并。這些老師很多都沒技能證,在教學中操作性不強,有的外聘師傅、技術員上課表達有問題。近年來招進來的都是二本學校畢業的比較多,真正尖的人才難以招得來。
2.設備設施落后。辦職業學校講究的是硬件設施,因為我們學生學的是技術技能,而技術技能的掌握必須要通過具體的操作才能達到。現在不少中職學校的電腦數量比較多,但真正用的卻不多。其他專業的設備并不多,數控、模具的更少。也難怪,要購置這些設備,花費的確不少。而地方政府對職校的投資往往是輕視的,有時甚至幾年下來一分錢也沒有。
3.缺少實習基地。實習,是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的紐帶,實習,是檢驗知識與能力的尺子,實習,是提高能力的途徑。現在我們學校教育基本上都是班級教學制,一般的班級有幾十人,這對于理論學習還是可以的,對于學習操作就不算理想了,因為人多了,老師的輔導就往往不到位,而且有些課最好是對著實物學習的,例如電子、電腦、汽車修理等。據了解,一般的中職學校,電腦課是可以做到人手一臺的,音樂課可以人手一件,其它的則難滿足了。
由此可見,實習是多么迫切需要。可是,山區縣經濟欠發達,大型的企業不多,我們的中職學校要一下子讓大批的學生實習并不容易。多年來,只有幼師、汽修等少數專業可以安排成批實習。而其它小單位,太分散的,讓學生去實習,學校跟蹤管理又不方便。所以有的專業在學校時就沒有了實習。至于說第三年的頂崗實習,那實際是工作了。
二、解決策略
1.要改變現有的體制,要控制進出。學生進入時要設置一定的門檻,各方面都太差又不愿意讀書的不招。在校學習,與要求差距太大的,該留級的就留級,該延遲畢業的就延遲畢業。質量既是企業的生命,也是學校的生命。企業的成名靠產品,學校的出名也要靠學生。另外,要建立好的激勵學生學習的機制。譬如,現在都免學費了,那總人數百分之十的每年1500元是否可拿部分做獎學金,學校也可從其它方面籌集獎學金。總之,不能助長懶漢。
2.打破現有的招生格局。現在,仍有不少地方對高中的高考實行重獎,所以輕中職的理念不易改變。我們要多做地方政府和群眾的工作,讓他們對我們的職業教育重視和支持,改變他們人為的劃線做法,讓家長、學生自己選擇讀高中還是讀中職。近些年來,不斷有專家學者呼吁,我國技能人才缺乏短板,技能人才金字塔的塔基不穩,中國要建成工業強國,就必須加強技能人才的建設。這兩年還有報道,有普通高校的大學生畢業后轉學技能再就業。
3.搞好師資隊伍建設。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所以要想有好的學生,就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山區縣中職學校目前教師狀況而言,要想充實教師隊伍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外聘或引進,二是從本校中選送教師進修培訓提高。
4.積極籌措資金,不斷完善教學設備設施。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汽車、電子產品等更新換代都比較快,我們的教具也必須跟上,否則,我們的學生就會落伍,而“過期產品”是會被掃出市場的。教學經費緊張,購置設備需要大筆的錢,怎么辦?我們應盡量爭取地方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支持,也可尋求社會人士的幫助,也可引進資金聯合辦學,如校校,校企等。
5.加強橫向聯系,擴充實習基地。前面談到,山區縣大型的企業比較少,有些專業難以安排實習,所以是否可考慮到外地實習,哪怕是一兩個月也好。甚至,某些專業可臨時移到某企業去辦。山區中職學校教育意義重大,需要社會各群體力量的共同努力,給山區孩子更好的未來。
作者:王湛強 單位:德慶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