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計算機上機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1.1教學作業內容問題
高校計算機機房數量有限,但上課的學生眾多。課程中,教師對作業的布置一般要求不同的年級、專業的學生在同一臺計算機上完成,由于硬盤及其他配置沒有進行及時的還原,所以在計算機中可能會儲存著上一課時的學生作業內容,這時就可以進行調出,復制后提交作業,而不是獨立完成,對教學質量產生不利影響。每一個學時都應該有自己的成效,如果學生只是復制別人的作品,而不是獨立完成,則就達不到學習的效果,在期末考試或是進入工作崗位后難以運用學習到的知識,上機教學也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1.2計算機系統配置問題
計算機維護人員為了避免計算機系統受到病毒的入侵,在關機后會進行一定的還原,但由于計算機本身的配置版本較低,時常會死機或是自動關機,造成正在操作的作業或其他內容清空,對正常教學產生造成影響。同時由于經費原因,高校對于計算機系統的更新存在著嚴重滯后,甚至不進行更新,造成了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1.3計算機課程效果評價
計算機教學結果評判,多是采用結果評價,而不是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指導。一般高職院校是以隨機出題的方式對學生的操作能力進行考核,只能看到最終的輸出結果,對于過程中的失誤或是不足無法做到識別,如果過程正確,但結果錯誤,將會大大影響評判結果,造成教學評價有失公正。由于我國大學生數量眾多,對于過程中進行指導與糾正、評價肯定也存在著巨大的難度。同時學校要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而不以某種固定的方式去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
2高校計算機上機教學管理策略
2.1更新系統,規范教學設計
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提高計算機業務能力,設計出完善的教學方案,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素質能力培養、專業技能提升為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與個性特點,進行引導性教學,創造一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此外,高校要及時定期更新計算機系統,確保計算機教學的內容與實際應用的環境保持一致,讓學生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的發展,養成良好的更新習慣,掌握未來的發展規律。
2.2定期維護
建立完善的計算機維護制度,定期進行維護,配備專業的維護人員,對計算機設施全面負責。計算機維護的時間安排上要注意選擇在學時空的節點,對設備進行全面的維護,對電路進行維修,對室內環境進行消毒,一般正常的學習時間學生較多,計算機維護需要放在周末或是晚上進行。學生的鞋套等用具也需要及時進行清洗更新,主動與維護人員協同完成環境的維持。
2.3對學生作業過程進行監控,加強過程評價
利用切換屏幕與遠程控制方法,對上機過程進行監控,也有利于發現學生操作中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指導。要想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就需要對過程中的操作內容進行客觀評價。完善作業制度,通過作業對學生的理論與實踐全面考核,理論考試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積累,而實踐考核則可以考查應用能力。上機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應變能力,通過監控及時發現學生的操作問題以及計算機的穩定性問題,客觀展現學生的學習效果。某些高職院校利用軟件對寬帶進行了設置,當學生使用其他的鏈接時,都會提示異常或是自動切斷。當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放開訪問網絡的用戶名及密碼,避免學生在學習時間內進行非學習內容的瀏覽。通過視頻監控則可以有效觀察學生的動向,及時對每一個學生的不規范行為進行糾正。
2.4避免文件丟失的策略
對不同的文件進行權限上傳、儲存并下載,對于沒有權限的學生,下載將變成不可能,也就無法借用他人的作業結果進行提交。某些高校已經開始應用了防止學生抄襲的軟件,通過FTP技術控制文件的上傳與下載。這種程序通過對不同專業不同的學生進行注冊管理,不同的專業、班級對文件的上傳與下載都無法進行,學生只能夠提交或下載自己完成的內容,通過對磁盤配額的空缺與監管,來避免數據丟失或是其他的問題。
3結語
在目前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其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分布根據不同的高校也有所不同。高校的計算機教師要充分分析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與現代科技手段的不斷發展,在上機教學過程中會使用更加完善的設備,通過科技手段不斷規范傳統的問題原因。另外教師還需要在課程設置、教學評價方面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出完善的方案,不斷提高計算機教學水平。
作者:官小云 楊培會 單位: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