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治理過程中的企業財務風險問題分析
(1)股權結構不合理
公司治理不僅需要去改善公司的業績和公司的價值,同時還需要有風險與抗風險的意識,充分發揮董事會、高管激勵、股權機構和監事會的作用,進行公司治理和財務風險控制,但是中國公司大部分對股權沒有合理的標準,部分股權過分集中,導致公司治理存在缺陷。
(2)公司經理層激勵不夠
從公司的治理結構和財務風險的影響來看,中國公司的治理結構對于公司財務風險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但是現在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并不十分完善,其治理的效率也不是很顯著,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公司實證的結構。所以要想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能夠有效地約束整個公司的高風險,以及能夠保證控制公司的財務風險,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控制對于中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措施。
(3)資本市場混亂
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本市場開始陷入一個市場經濟的競爭中,由于太多公司經營不善,公司的不合理兼并,公司的聲譽受到意外事件的重創,持散股的人們對公司缺乏應有的信任感,導致資本市場過度混亂,公司容易陷入危機。
(4)董事制度不規范
上市公司采用董事制度是國際通用的作法,但是中國的企業并沒有真正領悟董事會的作用,而是盲目模仿,流于形式,董事制度過度混亂,企業沒有設立監事會,公司的沒有合理的監督機制,導致公司無法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去展開相應的工作,公司的經營就會陷入混亂。
(5)沒有金融機構支持企業的發展
大部分的金融機構并不重視于中小型企業的合作,只重視一些大型集團、國有企業的合作,導致中小型企業無法得到相應的金融支援,在市場競爭中完全處于劣勢,很快就接近死亡。
二、基于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對公司財務風險控制
(1)不斷優化股東結構
股權的集中和分散,本身是不可能作為判斷公司股權結構是否合理的標準,有效的股權結構主要具備以下幾個特征:一是可以提高公司的市場績效,同時也能夠保障公司的績效更加地穩定,調節與適應非股權結構當中的因素,讓公司能夠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時,公司的治理風險的產生還需要優化公司股權的結構,避免出現過度集中或者股權過度分散的現象,除此以外,還需要建立股權制衡,從而實現公司治理的良性循環,或者是通過轉讓國有股,增加社會的公眾股或者進行良性的資產重組,保證公司股東結構合理化。
(2)經理層長期的激勵
長期以來,中國公司對于公司經理層與管理層只是注重業績的報酬激勵,但是由于長期激勵當中存在不足,公司的經理層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發展戰略過于短期化,所以現代公司需要建立長期的激勵政策,把公司的經理層的報酬與公司的長期發展緊密地聯系起來,這樣才能更加符合公司股東的長遠利益,保證實現股東的利益最大化。以蘇寧電器為例,它正在采用經理層的激勵機制,激勵中高層管理人員去為企業的發展謀福利,同時采用股東分紅制,對于表現好的經理給予高額獎勵。
(3)不斷完善公司的資本市場
在公司管理過程中,分散的股東監督和制約管理一般需要采用三種手段,也就是收股、兼并、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如果資本市場效率能夠更高,股票的價格就能正確反映公司盈利的能力,如果股東的監督和制約的成本更低,那么股東的監督積極性也會提高,這就會導致管理層更加地理性,保證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所以,資本市場理性的喪失,會使公司的治理陷入混亂,這時就需要加大對于資本市場的監管,保證資本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
(4)不斷完善公司的董事制度
只有強化監事會的監督管理職能,提高公司決策機構的效率和制定出更適宜的決策,保證能夠強化獨立的董事會制度,充分解決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代理沖突方面的問題,從而建立良好的監督機制,保證監督秩序能夠有效地運轉起來。同時還需要規范公司治理結構當中的治理權力制衡的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公司董事制度,并通過獨立董事的提名、激勵約束和選聘等手段,發揮董事在公司治理當中的積極作用,這樣可以通過外部董事,真正改變董事會的結構,避免董事長與經理職權獨斷,增加內部人員的監督控制,強化相互持股公司之間的相互聯系,切實強化監事會的監督職能,并給予監事會一定的實質性權力,董事會的重要決策需要通過監事會,并且能夠賦予監事會對于董事和經理解決建議權力。
(5)找到和企業相匹配的金融機構
基于目前我國金融體系和金融體制改革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金融機構,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做工作:一是加快整合和改造城市商業銀行與農村信用社的步伐。雖然在大多數城市信用聯社已經按照股份制的形式進行了整改,但是還應該進一步地加大改制的力度,進行產權改造或者重組,充分引進民營的股份,完善公司的結構治理,充分明確其為城市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定位。二是盡快制定與頒布實施《中小金融機構法》,對金融機構的退出、設立、管理體制和經營范圍等方面要做出詳細的規定,使其在責、權和利在法律上得到明確。三是盡快建立金融機構的存款保險制度,實行和金融機構經營風險掛鉤的差別保費率,實際上是要從制度上強化金融機構公信力,以轉移經營風險。四是積極探討和組建郵政儲蓄銀行,并且力爭通過制度的設計,以使得郵政儲蓄銀行服務于企業。另外,還要加大對我國其他和企業融資相關的非銀行性的金融機構(比如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和風險投資機構等)的改制力度。
三、總結
公司的財務管理機制需要適應更多復雜的宏觀環境,只有提高財務的決策和科學管理水平,理順公司內部財務關系,對于提高財務管理機制的適應和應變能力十分重要,公司可以真正有效地防止財務的失誤,保證內控環境和文化方面的建設,好的體制不如人的思想,再好的體制對人也有所約束。所以需要豐富公司機制內涵,對于內控環境和文化建設的提高有著一定的作用,這只是對于機制的修復,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處理問題。
作者:王成 單位:綏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