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的意義
高校圖書館主要是為師生服務的。隨著學校學生的增多,學生對文獻資源的需求也不斷增多,由此,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和內部藏書量也就發展起來,從這一點來講,廣大師生以及他們對文獻資源的需求是圖書館產生和發展的動力源泉,沒有教師和學生,高校圖書館存在的意義就沒有多大。高校圖書館無論在未來規劃建設、內部管理機制等方面采取何種設計、何種方式,圖書館的價值體現都要從滿足教師和學生需求中體現出來。所以說,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在參與圖書館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確立。圖書館是文獻資源聚集的地方,身在其中總能讓人感受到是在知識海洋中蕩漾。在寬敞明亮的圖書館里讀書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在干凈空氣清新的環境中工作感覺很愜意。
學生們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與圖書、期刊打交道,隨手就可以翻到自己喜歡的內容讀讀,也能使他們感受一定要愛惜圖書,更能促使他們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提高思想素質。大學生參與管理和圖書館的工作教師一起工作,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能體驗團隊合作的苦樂;通過參加圖書借還、圖書拆包、貼條形碼等簡單的體力勞動,吃苦耐勞的精神得到培養;在工作中,根據實際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圖書館的改進提出建議,這對他們的創新能力也是一種培養。這些工作的閱歷,對大學生未來參加工作是有一定的益處。另外,學校為了解決貧困學生的實際困難,在學校的很多部門安排了勤工助學崗位,而圖書館就是勤工助學工作的重要地方。讓經濟上有困難的大學生在圖書館幫忙,完成衛生清潔、圖書上架、閱覽室管理等工作獲得一定報酬,貼補生活,安心完成學業。
二、大學生參與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工作時間無法保障
課堂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主要是利用課余時間,而且對大學生每天參與勤工助學的工作時間學校也有規定,有時間限制。特別是在開學初及期末復習考試階段,大學生基本上沒有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時間。再者由于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大學生分散在各個年級,集中起來組織某項工作困難性很大。由于自身課業或者其他各種原因,參與管理工作的學生基本都是干一年的居多,這樣學生更換的也比較頻繁,很容易出現空檔期,影響圖書館的工作展開。
(二)大學生素養差異影響工作效率和質量
參與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大學生在思想品德方面還是有一定差異性的。部分青年志愿者、學生會及班級干部,在參與圖書館工作中積極認真,能夠和其他同學或者組織其他同學較好地完成工作任務。但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工作態度懶散,經常出錯,工作效率低;有的大學生則缺乏獨立工作能力,只能在簡單的工作中起輔助作用,工作質量不高。
(三)對大學生管理者崗位培訓不足
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大學生,只是在入館前進行一個簡單培訓,并不是深入系統的給他們闡述圖書館工作,學生對圖書館工作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且,到圖書館參與管理工作的大學生因各種原因變換比較頻繁,一個剛熟悉工作就走了,又換成了另一個同學。而這個同學又需要老師逐步指導,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團隊來進行協調與調配,加強對大學生管理者的崗位培訓,使他們一進館就能工作。
(四)圖書館工作人員與大學生缺乏交流
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與參與管理工作的大學生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交流,在工作接觸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只是簡單地向學生分派任務,有的學生感覺老師在哪兒休息,把一些工作留給自己做,心里感覺有些不平等。也有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學生的能力不是很放心,不愿將工作交付給他們。
三、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的建議
(一)擴大學生的參與面
考慮到學生的工作時間無法保障,圖書館應該設立多樣性的參與形式,長期和定期、不定期和臨時性結合,因人、因時、因事和學生自己、和學校社團聯系商量商談,合理計劃學生參與的不同方式,對學生參與服務的范圍和時間也要做好提前規劃,學校環境現在不是一個封閉的環境,圖書館要尊重學生,積極作為、直面問題,為學生著想,學生才能相信你,才能贏得學生,才能增強學生參與的熱情,從而提升圖書館感召力和影響力。
(二)注重對學生崗前培訓
很多學生對圖書館的工作還是比較陌生的,注重對參與管理的學生崗前培訓是提高學生參與管理能力,干好工作的前提。首先注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訓,要求參與圖書館管理的學生要熱愛圖書館,在工作中為同學服務要熱心細致,工作態度和精神要認真負責、吃苦耐勞;其次,培訓圖書館基礎業務技能,要引導參與的學生“逛逛”圖書館,參觀學習,熟悉環境,簡單了解本圖書館資源的基本布局,每一個樓層或者地方的服務功能,了解相關規章制度和關業務基本常識等。第三,注重以老帶新,拿書上架來說,雖然說是一個簡單的體力勞動,但如果沒有老師的帶領和培訓,問題還是比較多。所以,學生上崗前應該由一個熟悉工作流程的老師帶著干工作,經過2周的實習工作后,沒有大問題。學生就可以單獨上崗。培訓的目的是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工作作風。
(三)切實規范學生參與圖書館的管理規范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明確崗位職責,加強紀律管理是做好各項工作的保障。要制定相應的職責和紀律要求對參與圖書館管理的學生進行約束。譬如參與借閱服務和衛生清潔學生的值班、請銷假、簽到等紀律制度要有嚴肅性,要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防止學生的懶散隨意性。必要的規則不僅有利于管理的科學高效,更有利于來圖書館借閱圖書的廣大學生利益得到保障。為加強責任意識,為了便于監督,在圖書館工作的學生一律掛牌上崗,建立獎罰制度,每學期評選出工作態度端正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質獎勵;對于不遵守工作紀律,不服從管理,工作態度敷衍,經常容易出錯的學生下學期不再留用。
(四)給參與管理者一定的優惠
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圖書館首先應給予肯定和鼓勵。除了引導他們學會幫助他人,樹立“讀者第一”的工作態度外,圖書館在權限范圍內還可以給予他們一定照顧。譬如參與圖書館工作的學生借閱數量可以適當增加;可以借閱到只能老師借閱的書刊;電子閱覽室上網查資料可以適當減免費等。同時,圖書館可要給參與者頒發志愿者活動證明,也可為志愿者提供文獻資源利用的綠色通道??梢愿鶕ぷ鞅憩F,適當給予參與者和志愿者一些的額外的補助等,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尊重和認同志愿者的勞動,讓他們體驗付出與獲取的快樂。同時,對于圖書館管理參與者熱心收集整理的各種有利圖書館建設的意見和建議,要認真對待,要有落實和反饋,積極完善圖書館藏書結構和管理,促進圖書館事業健康發展。
(五)建立和諧的館員、學生關系
圖書館工作人員和大學生參與管理者的關系是一種亦師亦友、相互尊重、相互協同的關系。圖書館職工要尊重學生的勞動,與學生有交流、有溝通、有協作。關心學生的生活,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解決學生的困難。圖書館工作人員要通過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老師形象,激發學生的參與信心,樹立圖書館公信力,讓大學生感到自己對圖書館工作正常開展很重要。
四、總結
總之,學生參與圖書館的管理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避免引導不合理、制度不規范、工作一哄而上,學生不宜多,不能老讓學生干低層次勞動。不同崗位的設置要把滿足廣大學生需求與平等對話、尊重他人有機結合。要把圖書館建設成為一個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理想平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孫淑云 單位:甘肅聯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