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優質護理論文
一、更新帶教理念,轉變帶教方式
護生的崗前培訓是關鍵的實踐過程,直接影響護生的工作態度和技能施展。在這個階段應盡可能地增加優質護理相關知識的滲透學習,以利于護生在入院工作前熟悉并掌握這項工作的要領。進行這項學習的方式多樣,不可拘泥于某種固定的模式化教學,要因材施教。對于優質護理服務的社會意義、基本內容、本院開展的基本情況等都是重要的講解內容。與此同時,還必須有一套完備的帶教計劃,一切學習都要按計劃有條不紊地認真落實。可以結合各個臨床科室的自身工作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帶教計劃,明晰各自的崗位職責,并認真加以落實。院內各科室指定一名帶教組長,組長對科室的所有帶教工作進行集中管理和指導,一個月至少組織兩次以上帶教講座,要給護生進行兩次以上的操作培訓,并列入日常帶教計劃,長期執行。
尤其是護理部,必須每月組織一次以上的全院帶教講課,每半年對學生進行綜合性實地考核一次,分為理論和操作兩個方面。考核成績要進行統計分析,找出不足,成績計入個人實習手冊,作為實習鑒定和畢業后留用的數據參考。帶教方式并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情況及時創新,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護理帶教,在實習中帶教老師要了解所帶教護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操作課程的難易度,充分考量其中的護理風險,確保安全、無誤地實施操作,堅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操作原則,然后對患者實施治療、護理。實習后期,帶教工作的重點轉移到護理技能的鞏固和端正從事護理工作的態度上,注重培養既有實踐能力又具備高度責任感的合格護理工作者。可以選擇病情輕微、護理難度較低的患者,讓護生在帶教老師的有效監督和指導下進行簡單的獨立的護理,讓護生學會自我承擔責任,獨立負責某一項護理任務,這也是較快提升護生工作能力的途徑之一。
二、確立基礎護理重要性的牢固地位
醫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事關人類的健康,容不得任何馬虎,護理工作也是如此。不少實習護生初到臨床,對這項工作缺乏足夠了解,對基礎護理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充分,不少護生認為技術性強的技能才是重點和難點,才能體現自身價值,而對一些基礎護理工作則態度不夠端正,也沒有工作熱情。這是由于對自身職責定位不明確所造成的。對此,帶教老師應積極引導,逐漸端正護生的工作態度和對基礎護理的認識。在老師的指導下,嚴格按照分級護理的基本操作要求完成各項基礎護理,長此以往就能形成工作習慣,使患者滿意,真正讓護士生體會其中的成就感。同時應加強醫療安全常識的疏導,將保障患者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將患者早日康復作為自己的工作動力源泉,真正讓護生從護理實踐中學習到新技能、新體會、新態度,明確基礎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三、強調護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強化安全管理
高效的溝通是順利實現工作目標的前提,也是護理工作的重要課題之一。帶教老師與護生之間、護生與患者之間都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和滿意度。其中,良好的溝通能夠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培養護生的慎獨精神:護理這一職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也賦予了其特殊的工作要求,其中一點就是要具備慎獨的精神、謹慎的態度和對生命的敬畏,應嚴格執行操作章程,強化自我監督,培養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養成良好的護理工作習慣。醫院護理質量的提升要求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確保患者安全是先決條件,任何護理工作都必須建立在患者的健康、安全基礎上。所以在整個護理帶教中,帶教老師應嚴格把關,隨時監督指導,放手不放眼。同時護生的操作也必須在安全、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不得擅作主張,標新立異,獨自執行治療性操作。定期組織護生學習《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在學習中可以列舉一些典型的醫患糾紛事件作為警示,始終將患者安全擺在重要位置,加強護生的醫療風險意識,明確護理行為要在法律的監督之下,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四、總結
臨床實習是護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的過程,也是護生從“學生”到“護士”角色轉變的重要階段,實習期間的帶、幫、教,可以使護生掌握優質護理服務方式,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以后邁入護理隊伍時盡快成為推進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的生力軍,為我國的護理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
作者:包玉美 陳雅珍 單位:浙江省麗水市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