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聯系
1.在教育內容上存在的聯系
普通教育是基于心,如果一個人心態正直,再加上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會事半功倍,所以說心理健康是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前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礎,兩者是緊密相連的,并不孤立,是相互滲透的、相互聯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以信念、品德、意志等為重心,兩者看似很多不同,但是還是存在很多交點的.
2.在教育目的上存在的聯系
心理健康教育著重培養的是人們要以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做事,面對壓力不輕易倒下的過硬的心理素質,而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離不開良好的意志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樂觀豁達的處世方式,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日益嚴重
大學生群體,一個看似輕松,事實上卻承擔巨大壓力的群體,學業、生活、情感、就業多重大山的壓迫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告急.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在不斷警示我們,要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2000年,由北師大心理系團總支、學生會倡議,十多所高校響應,并經北京市團委、學聯批準,確定每年的5月25日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吁大學生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以此掀起社會關注心理健康的熱潮.
三、按照教育部號召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認識到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及完善,網絡也成為了大學生生活學習的一部分,大學生接收著來自多方面的信息影響,許多思想觀念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然而,我們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卻沒有與時俱進,對大學生的影響日益減弱,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也遭受著嚴峻的考驗.現代大學生比以往更容易接觸社會,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拜金主義、金錢至上的思想并不僅僅只有一小部分市場.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這方面的影響,對金錢看重,做任何事情都講價格,都要講是否對自己有利,大學生越來越關注的只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卻不再學會為人考慮.大學生活是很多學生首次學會獨立生活以及脫離家庭與他人相處的機會,不管他們是否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都要學會獨立面對,不管事學習上的問題,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要學會做出獨立的判斷,樹立正確的自己的是非觀.
但是很多的大學生卻往往沒有適應這個轉變,他們無法從以往的自我中心轉移到集體生活中的角色.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好友,與人交往卻不知如何溝通,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無法排解……這樣那樣的問題讓他們極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西方有一句諺語“: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如何在進入大學生活后,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讓自己融入集體,調節自己的心理差距感,找到自己適合的定位,培養正確的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耐挫能力,是當代大學生踏入大學后的重要課題.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應當認真總結以往的各地高等院校開展過的工作經驗,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在這方面先進的經驗,更深刻的體會到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力圖探索出更多更先進的工作方法,推動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及發展.
2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內容
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工作內容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便是根據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加針對性的傳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針對學生的生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開展心理輔導以及答疑咨詢活動,最后達成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和心理品質,讓大學生增強心理調節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疏解他們的一些心理問題.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這些內容,可以有效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環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關系、交友關系、戀愛及擇業等,最終達成對大學生的心理疏導.人的一生,總會需要面臨困境.然而,困境與磨難不是停滯不前的借口,如何從困境中吸取經驗,找到前進的方向并最終走向成功,是當代大學生應當培養的能力.作為一個成功的大學生,首要的就是保持自己樂觀的工作、生活態度,不斷在困境中吸取經驗;要擁有和諧的人際交往圈,正確的溝通方式,樹立正確的團隊意識;要擁有遠達的人生目標,正確看待自己暫時的得失;要擁有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保證自己樂觀的態度.作為一個自立、自信、自尊、自強的新時期大學生,正確的面對自己、面對他人,正確面對得失、面對困境,隨時保證自己積極樂觀的態度,在學習和生活中保證自己不會因為情緒變化而產生心理問題.
3高等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主要由哪些因素導致
最近大學生心里問題越加明顯,而且越是名牌學府,越是高學歷,這種情況就越顯著,先前有清華大學學生硫酸潑熊事件,后有馬加爵謀殺室友,到現在是投毒事件等等,而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自閉、抑郁、焦慮、偏執、強迫和精神分裂等方面.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所應當關注的問題.首先,好很多大學生感到學習有壓力,卻又沒有學會該怎樣釋放壓力,長期的生活、學習緊繃的狀態讓他們極易導致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目前,我國高校學生中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家庭并不富裕,其中5%左右是特困生.經過相關調查,70%以上的貧困生感到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工作壓力,而這些壓力給他們的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然而他們卻并不懂得該如何調解.
其次,大學生大多數是在大學開始進入戀愛階段.很多學生對情感問題的處理并不好,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據調查,高校學生犯案,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情感問題無法得到排解,學生長期為情所困,心理開始扭曲,有的人甚至走向極端,誘發大學生犯罪,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再次,當前我國多數高校學生為獨生子女.他們從小享受著來自兩代人所有的關愛,很多學生養成任性、自私、無責任感等不良惡習,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應當該怎樣進入家庭以外的集體角色,遇到問題極其容易走極端,很多人甚至因為溝通問題產生暴力傾向.
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心理素質極差,不懂得如何調節自身心理狀態,遇到問題解決不了,便產生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他們不懂得如何與人交流溝通,有嚴重的自閉傾向,無法融入集體生活,長期以來,與人接觸都會產生問題.值得關注的是,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與家庭環境、成長環境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很多學生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或單親環境,以及學校環境的負面影響,從小養成浪費攀比,對其他弱勢同學的歧視等不良習慣,長期以來很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心理健康教育對他們而言就尤為重要了.最后,由于近些年大學不斷擴招,大學生要面臨著十分殘酷的就業壓力,很多大學生畢業便面臨著失業,因此他們面臨著很大的精神壓力,而不可避免的產生焦慮、自卑等心理,強烈缺乏安全感,很多因為心理問題而造成的悲劇就不可避免.
4加強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僅是日常通過課堂來教育我們的大學生,要通過生活的各種方式來教育,要懂得學生們的心里的想法,要了解學生們經常關注,愿意關注的一些事情,現在的大學生內心世界不容易被父母,老師甚至同學所了解,只有成為他們的朋友才能夠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另外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心理教育方式,更高年級的同學心里更為復雜,更需要心里治療和咨詢,只有這樣才能應對不同的年級的同學的心里問題,這樣的好處是更好的細化了不懂階段不同時期大學生所處的心理變化,能夠積累面對不同的心理問題的經驗,可以更好地,更稱職的成為大學生心理上的燈塔,指引大學生們在健康的心理道路上,茁壯成長不斷前行.
5加強領導,規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針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現狀,各高校更應當積極主動采取措施,切實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積極展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幫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要把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納入日常工作的管理體系中,加強校領導的管理力度,讓教師更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并加以引導.其次,選取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為高校教育的工作骨感,在編制等方面讓工作者受到重視,讓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受到重視的成都.最后,要根據高校的具體情況,聘請一定數量的心理輔導或咨詢人員,讓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切實的解決.
四、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事情,這不僅影響著我國的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而大學生是祖國的棟梁之才,是祖國發展的源動力,但是也是一把雙刃劍,心理健康不夠健全的大學生,對社會危害更大,因為這些群體的人擁有著很高的素質,很高的理解能力,所以危害也就相對來說比較大.所以我們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和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作者:趙曉英 單位:集寧師范學院幼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