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英語課堂教學弊端以及進行教改的必要
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往往重理論輕實踐,講課形式多流于書本知識的講解,使學生陷入被動學習的境地,缺乏在實踐中學習英語的環境,造成理論與實踐相脫節。比如,傳統的英語教學常常利用大量的課時講解語法、詞匯,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常常被動地完成書本上的聽說任務,而摒棄了一些與時俱進的內容,未能讓學生各抒己見自由進行交流實踐;常常灌輸式地進行精讀講解,卻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的主動性和創新性,等等。針對當前傳統英語課堂的種種弊端,圍繞探索英語教學的新模式,進行CDIO工程教學模式的有益嘗試勢在必行。鑒于此,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英語系在全校大力推行TOPCARESCDIO教學改革的環境下,結合本校學生的自身特點,對大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了多次的教學研討和論證,最終對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創新研究和探索,并最終確定了課程改革方案,取得了階段性的好效果。
二、“做中學”英語的CDIO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英語系所實施的“做中學”英語的CDIO教學改革,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模式實現:以項目為中心的實踐教學、以任務為驅動的實踐教學,和以實戰為動力的實踐教學。以項目為中心的實踐教學,就是為了體現“做中學”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項目進行導學。大學英語課程中的學習內容被設計成一個個鮮活的項目,教師擔當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鼓勵學生將課堂中所學的理論知識(詞匯、語法、句式)串聯起來,并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團隊合作實現具體問題的解決。以任務為驅動的實踐教學,就是教師變大學英語課程中每個單元有待學習的話題為實際場景,并將其合理設計成一個個“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擔當任務場景中的角色,具體分析任務、制定方案、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鼓勵學生吸納運用課內外多種資源,發揚創新精神,提高團隊合作意識。最終讓學生通過課堂表演、演示文稿和視頻來展示任務成果。以實戰為動力的實踐教學,就是引入形式多樣的競賽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習過程變得有的放矢,學以致用,同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主觀能動性和實戰性。比如,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為了鼓勵學生加大詞匯量的積累,在期末開展了SpellingBEE(拼詞大賽);為了鼓勵學生注重發音時的語音語調,組織開展了“晨讀”活動和“美文誦讀”大賽;為了幫助學生模擬多種日常環境進行英語交流,以便日后及早融入社會,在SOVO中心成立了虛擬公司……
三、大連東軟信息學院CDIO教學改革后的初步效果
東軟信息學院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指導下進行的“做中學”英語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項目導學的過程中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各種實戰活動和賽事中得以增強,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在任務驅動的環境下得到培養和強化。通過“項目導學”,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地完成各項“任務”,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成為了教學主體,變被動為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在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通過形式多樣的小競賽和小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實戰能力。既鞏固了所學知識,也激發了潛能。與此同時,課堂中進行的小組項目展示,通過模擬各種真實的語言場景,把抽象枯燥的語言學習變生動了,促進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通過“問題”引出“任務”,在教師的引導和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主動選擇通過書籍、網絡等資源尋找相關知識,培養了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和組內成員相互依賴、共同協作,極大地培養和強化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四、結語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一種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先進教學模式。這種以項目設計為引導的“做中學”模式,強調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注重團隊合作精神的增強。筆者針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弊端,以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英語教學改革為例,探討了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以實戰為目的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做中學”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告訴我們,“做中學”英語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潛能,并能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自得其樂。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以及情商都能在參與整個項目的構思—設計—實施—運作的過程中得到培養和增強。
作者:楊揚 單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英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