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數學論文
一、現階段高中數學作業的現狀
1.作業批改過程中重結果、輕過程
“對與錯”是教師批改作業的主要方式。通過調查研究,85%的教師都會用“對與錯”的簡單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只重視結果,而忽略了學生的解題思路,導致學生不明白自己錯在哪里,從而達不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2.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忽視了評語的重要性
現階段,高中數學作業的批改只是單純地打分或者是評等級,而忽視了對評語的使用,從而使教師無法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潛力。長此以往,由于缺少教師的鼓勵,學生慢慢地便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對作業敷衍了事,甚至討厭作業,從而無法實現教師布置作業的目的。
二、高中數學作業問題的解決策略
1.制作和使用特定的“作業卡”
為了方便學校對作業量的控制,減輕學生的負擔,可以不再使用作業本,而是采用學校統一制作的“作業卡”。學校制作的“作業卡”能夠嚴格控制教師的作業量。教師布置的作業必須要體現在作業卡上,否則學生可以不做作業。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成立作業考評小組,定期對教師布置的作業進行抽查。
2.“自助餐式”的作業布置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應當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考慮學生之間的主體差異,從而布置不同的數學作業。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單獨布置作業,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布置一定的適合他們的作業,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師可以將作業分為三類:A套餐為比較簡單的作業;B套餐為難度適中的作業;C套餐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開放性作業。這樣就避免了“一刀切”的作業布置方式,有利于學生實現個性發展。
3.互動式的作業批改方式
為了充分發揮作業批改的教學功能,教師可以采用互動式的模式對作業進行批改,使作業的批改與課堂教學同步。其主要表現為:學生批改——課堂上相互交流——記錄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學生與教師的雙重檢查。
(1)學生之間相互批改。讓學生對作業進行批改是一種大膽的創新,是對傳統的由教師對作業進行批改的一種改革。教師讓學生互動批改作業的目的不是為了減輕教師自身的負擔,而是讓學在批改其他人的作業時對自己的作業進行反思、評價。學生互動批改作業是學生實現自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過程。
(2)課堂上作業的批改。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組討論作業中的疑難問題,然后再根據教師提供的參考答案,在小組之間進行相互批改,或者是自己批改。因此,通過小組交流與探討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鞏固學生之間的友誼,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此外,課堂上學生相互討論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反思問題的能力。
(3)記錄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在相互批改或者自我批改時,可以將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學生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又再一次對所學知識進行了回顧,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當學生批改完作業后,將作業返還給學生,然后通過對比,分析自己作業中問題產生的原因,可以對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掌握。
(4)學生與教師對作業存在的問題雙重監督。教師讓學生自己批改作業或者相互批改,絕不是對學生的放縱。對于學生批改的作業,教師應當及時進行檢查,并針對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因此,學生平時應對自己的作業進行檢查,對之前的錯題進行回顧與反思。教師也可以對作業的批改情況進行檢查,并就錯題向學生提問,查看學生對問題的掌握程度。通過雙重的監督與檢查,可以使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三、總結
總之,目前我國高中數學作業現狀需要我們去分析和研究,并采取切實的措施解決問題,減輕學生的負擔,這對改變高中數學的作業形式,推動高中數學課程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張向東 單位:江蘇省新沂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