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聽力障礙生因為聽力以及語言上存在的缺陷,眼睛成為認識外界事物的主要器官。因此,運用以圖像為主的視覺媒體發揮聽力障礙生視覺代償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聽力障礙生因為抽象思維發展比同齡人緩慢而且落后,多媒體手段的介入,可以將抽象的課文或者詞句變得更容易理解,如《雨》一文中“真是一場及時雨”,對聽力障礙生來說是一個難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植物在雨前的無力、雨后的歡快),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明白“這是一場及時雨”。教師講解節省了課時,學生也很清晰地明白了這些內容,難點也就迎刃而解。
再者,像在古詩教學過程中,古詩的語意深邃并且詞句簡練,如果單純用手語進行講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此時,若是能結合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將古詩講述的特定意境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們體會詩人當時創作的背景以及意境,這樣對于理解古詩的涵義也非常有幫助。比如,在講解《登鸛雀樓》時,應用多媒體教學將動態、靜態的景象進行結合,使學生們仿佛身臨其境,親身體會到了傍晚夕陽慢慢落山的愜意景象以及黃河奔騰入海的壯觀畫面。
因為自身聽力存在的缺陷,使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靈活性差、模仿性強以及缺乏想象力是主要的表現特征。而多媒體課件可以將圖像、視頻以及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來創設教學情境,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調動聽力障礙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和主動學習。
如教學美工《窗戶》時,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制作成為教學課件,電腦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種各樣的窗戶,有精彩絕倫的房屋窗戶,精巧多變的汽車窗戶,也有心靈之窗、城市之窗———對學生進行提問:“站在美麗的窗前,打開窗戶,你看到了什么?”于是,想象的翅膀展開了,聽力障礙生的頭腦中形成了各種事物,有藍藍的天空,飛翔的小鳥;有行駛的汽車,漂亮的高樓———在奇思妙想中完成了美術作品。這種有意識的訓練,大大培養了聽力障礙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對于提高學生們的繪畫興趣也有很大的提高。
二、在進行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運用多媒體教學出發點是對教學起到輔助作用,將抽象的教材中是轉化為形象、具體易于被接受的知識,這樣可以化繁為簡,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因為過于花哨的教學課件吸引了學生的多數注意力,過于“畫蛇添足”,反而違背了聽力障礙生在特定時間內只能接受最主要信息的認知規律,將學生對于學習的關注度沖淡,聽力障礙生接受信息的來源方式主要為看,過于花哨的課件指揮影響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數學教育最重要的教學價值就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比如相遇問題或者幾何問題,等等,僅僅憑借文字敘述不利于學生的理解,但是在此過程中加用課件進行演示,那給聽力障礙生一種直觀、形象的感覺,這樣縮減了學生對于抽象問題的理解難度。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分析,完全和長期依賴多媒體教學,很難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而且對于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理解和深入探究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應有度。
三、總結
多媒體教學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能合理且恰當地應用,能對教學的實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若運用的不恰當,教學的正常進行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以期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找準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最佳結合點,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使之成為特殊教育的好幫手。
作者:樊晉蓮 單位:山西省晉城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