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語文論文
一、主題教學方法
1.根據主題設定尋找相應材料
主題的設定相當于給學生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因此也需要更多的資料來充實學生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更好的對教材進行理解和掌握。如講“祖國大好山水”主題時,除了課本上三峽、肖邦故鄉的介紹之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其他祖國的大好風光,讓學生感受祖國壯麗山河的美景。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去搜集材料,擴展知識面,既能增強學生查找資料、信息處理的能力,又能加強學生對這一主題的興趣,在課堂上能夠更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而且學生課下找資料也是潛移默化地對課堂進行預習,在第二天的學習上學生不會出現不知所云的情況,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也使用于其他學科。
2.對比學習
確定主題后,每個主題都會有兩個以上的文章。這些文章有很多的相似點,但也會有很多的不同點。因此,進行對比學習也能很好地強化學生學習的記憶,增強對語文的興趣和學習的能力。如在學習“廉頗藺相如傳”和“鴻門宴”這個主題時,兩篇都是文言文,都是主題式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的實踐探析江蘇省清江中學王媛媛出自史記,寫的都是歷史人物等。但是這兩篇文章也有很多的區別,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主要通過對話體現廉頗和藺相如兩個人的人物特性,而鴻門宴則是通過事情來彰顯人物的性格特點。這種對比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記住文章的側重點,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的地方,這樣學生能夠自己總結出差別,能夠很好地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現在高考中經常出現文章對比的閱讀練習,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訓練練習,考試中也就得心應手,不會手忙腳亂,出現問題。
二、組織學習情境,實施主題式教學
1.導入型學習情境
導入型主要在于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順勢引入主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文言文和內容較枯燥的主題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引入和情景的創作。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緩慢等現象時,教師就可以適時地引入一些課堂外的知識來活躍課堂氣氛,更好地讓主題式教學進行下去。
2.探討型學習情景
課堂不僅僅是教師的,也是學生的。很多課堂知識都需要學生在探討中才能更好被學生所吸收理解。如詞牌主題中,蝶戀花、雨霖鈴、聲聲慢的詞牌的區別就需要學生自己去討論探討得出。這樣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更生動,學生也更容易記憶,在考試中也不會出現錯誤。在討論后,教師要及時給出正確答案并點評學生的回答,這樣學生才能知道自己與正確答案的差距,才能找到差距,更好地進步。
3.提升型學習情景
有的學生對語文的悟性較高,因此教師可以給他們設計一些具有一定理論探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再學習。然后給剩余的同學進行基礎的學習。這樣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成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提升。同時,教師也可以將這一主題與下一主題或者其他學科進行連接的提升,這樣既能體現語文的滲透性,又能體現語文無處不在。
4.小組學習情景
小組學習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步。有疑問時不好意思問老師可以直接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解決,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是再學習,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復習,同時有效地節省了課堂的時間,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其他的知識。而且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能很好地激勵學生的競爭欲望,在競爭欲望的促使下更努力地去學習。
三、結語
主題式教學方法,打破了以往常規的教學方式,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對教材進行重新編排整理,讓學生更好的消化吸收。學生對高中語文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了,教學過程主題突出,脈絡明顯,能夠更快地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
作者:王媛媛 單位:江蘇省清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