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征及對圖書館管理的影響
知識經濟時代的另一個典型化特征是網絡化。傳統圖書館管理工作主要收藏和整理文獻為主,其中也包括部分視聽型、機讀型、縮微型等紙質書籍資料,圖書館服務工作主要也是圍繞上述文獻資料的利用和組織展開的。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子信息資源將逐漸取代傳統文獻資料成為未來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主體,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也將由傳統印刷本藏提供向電子信息資源的方向過渡,這種服務和信息傳播的模式,具有節省時間、資源和資金的優勢,能夠實現知識和信息分享的大容量和高速度,有效提升了圖書館工作效率。知識經濟作為新時代的全新經濟領域,其發展取決于知識的創新和占有,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資源的作用更加凸顯。知識經濟的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是具備多學科知識素養和綜合素質的人才。要求圖書館員不斷適應時發表展要求,將自身轉變為創新型、開拓性、復合型人才,不僅掌握熟練的信息操作技能,同時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圖書館員知識結構過于單一,專業技能水平較低,不利于圖書館與時俱進。基于這樣的人才現狀,圖書館應及時調整、優化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建設新一代的圖書館信息服務隊伍,以提高圖書館管理和服務質量。
二、基于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管理策略分析
1、創新圖書館管理理念
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最顯著的特點,知識作為發展經濟的關鍵資本,在生產要素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他元素的發展都是依賴于知識的增長,知識不斷的被開發、傳播和應用及創新將成為時發表展的根本動力。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這一概念的內涵、外延都在發生著變化,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逐漸被賦予新的內容。創新根據人們知識體系和知識需要的變化已經形成多種類型,如促進實物發明或創新的對策、對于原有制度和體系的創新、某種理論的構想創新、觀察事物的角度創新等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不可避免的從根本上動搖了各類組織的管理思想、制度及方式,現代圖書館也正面臨這一管理上的挑戰,在一定以上上說,創新也是現代圖書館管理的本質所在。
2、管理主體的創新
圖書館管理的創新總是不斷以新觀念、新措施、新方法優化管理系統的整體功能,使管理體系的運營呈現最佳狀態。就我國圖書館管理現狀而言,管理創新的關鍵在于觀念的轉變。圖書館的領導者和相關負責人應將管理的重點放在對工作人員能力的開發以及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激發上面,使工作人員得到正確、積極的工作信號。圖書館領導者在圖書館管理中的作用具有不可交換性,是現代圖書館管理的主體。其創新意識直接決定管理創新的成效,因此圖書館領導者應具備創新意識這一基本素質,自覺產生改變客觀事物的意念,對圖書館管理不斷變化的對象和內容具備高度適應性,善于發現管理工作變化的動向,把握機遇,以促進圖書館管理體系的變革和更新。
3、管理體制的創新
先進、科學的管理制度是聯絡內部、接軌外部,形成整體、合理、系統的約束和激勵機制。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圖書館管理建立高效的組織結構、各工作環節的協同合作,逐步實現多功能一體化的管理,指導圖書館進行機構重組。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圖書館內部的組織機構應逐漸由傳統的以采編和流通為主轉變為以業務建設和讀者服務為主,改變現有部門結構設置中存在的設置重疊和管理分散的現狀。同時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網路,形成文獻信息采集、開發、傳播的新格局,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總結
知識經濟時代是不斷產生新技術、新思想、新知識、新理念的時代,社會發展競爭優勢的關鍵在于人才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優勢。創新作為決定人才和科學技術優勢形成的重要因素,對于圖書館管理的發展和完善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知識經濟時代的背景下,圖書館需要不斷改革和創新管理理念實現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完成時代賦予圖書館管理的新使命。
作者:王春玲 單位:河南商丘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