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內容創新
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內容主要對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管理與行政管理工作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創新,突出了6項管理內容的創新。
1.1知識創新管理
將知識作為主要的創新對象,對傳統的圖書館管理體系與理論基礎進行革新,也對圖書館的管理方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新,優化了圖書館的管理模式。針對圖書館工作業務流程中不規范的環節進行改良,拆分、重組了部分不合理的業務環節。將文獻的采訪過渡為知識的采集工作,將文獻的組織工作過渡為知識的組織工作,將文獻的服務過渡為知識的服務。
1.2知識應用管理
圖書館構建了虛擬的網絡圖書館或信息中心,便于政府、企業與科研機構等單位進行查閱,同時拓展了業務服務面,能夠為用戶提供多元化、深層次的全面服務,逐步完善復合型圖書館的建設目標,全面滿足社會各個領域的檢索需求。
1.3知識傳播管理
知識傳播與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信息的及時、準確傳輸,便于知識的查閱者及時地獲取相應的知識。
1.4知識服務管理
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模式的根本目的就是為用戶服務,幫助用戶獲取知識、應用知識,更為全面地實現用戶對知識的應用與創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圖書館知識管理工作的質量。
1.5人力資源管理
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的重心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將培養具備全面知識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員作為工作目標,加大管理人員的培養力度,提升整體人力資源素質。
1.6知識產權管理
在網絡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圖書館需要對網絡環境下保護知識產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及時有效地維護自身知識產權。
2、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原則創新
在傳統的圖書館管理當中,比較注重集中統一原則、動力原則及效益原則等?;谥R管理的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消除了傳統管理的一些弊端,在管理原則上進行了一些創新。
2.1開放性原則
需要建立開放式的管理平臺,讓圖書館的每一位成員都將自己吸收的新知識投放到管理平臺中,還要學會利用圖書館的外部知識,不斷擴充知識庫。
2.2共享性原則
當圖書館的資源得到共享后,知識的儲備量不斷增加,對知識進行轉讓時不會讓圖書館成員的利益受損,轉讓者和接受者同時參與知識的共享工作,在知識的轉讓過程中,不斷深化知識,或者從中獲取新的知識。
2.3激勵性原則
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可以建立一個完善的激勵系統,系統內容包括:知識運行機制、知識績效機制、獎懲機制等。對不同知識類型的員工實行不同的激勵機制,或者根據員工在工作生涯中的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激勵策略。
2.4發掘性原則
圖書館應該充分地認識到知識的重要價值及其在圖書館內的重要作用,需不斷地發掘其真正的價值,從而更好地服務于讀者。
2.5協作性原則
當圖書館的知識實現共享后,圖書館團隊的合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只有形成一個優秀的團隊,才能讓知識走上資本化道路,只有讓知識實現共享,才能讓知識的擁有者更加獨立,圖書館才能擁有更大的知識所有權。
2.6增值性原則
知識具備收益遞增的特點,圖書館內的員工通過共享知識,可以將個人的經驗和知識分享給團隊,有效地縮短團隊學習的時間,從而實現知識的重要價值,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2.7層次性原則
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可以分為3個部分:一是對信息資料進行收集、查找、整理、儲存和利用;二是對知識的使用者、供應商以及館內員工的知識進行識別、獲取、傳遞、儲存、保護等,讓知識走向產品化和資本化;三是對圖書館的管理,即對圖書館的市場資本、結構資本、人力資本的管理。
作者:馬 驥 單位:長春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