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電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及其成因
無論從長期還是短期看,宏觀經濟環境是影響公司生存、發展的最基本因素。企業的經濟效益會隨著宏觀經濟運行周期、宏觀經濟政策、利率水平和物價水平等宏觀經濟因素的變動而變動。如果宏觀經濟運行良好,企業總體盈利水平提高,財務狀況趨好,財務風險降低;如果宏觀經濟運行不容樂觀,企業投資和經營會受到影響,盈利下降,可能面臨財務風險。目前,我國科技不斷發展,國民對電力的依賴越來越強烈,發電企業覆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對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市場化經濟日益成熟的今天,這給發電企業帶來無數機遇的同時也倍感壓力重大。當國家經濟政策發生變化,如電價調整、貸款利率調整等政策變化時,企業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將會隨之變化,哪怕一個小小的變動都會給企業財務狀況帶來不確定性,而由此產生程度不同的財務風險。電價政策一直是社會敏感話題,也是影響發電企業經營情況的重要指標。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環節中的財務風險
1.1標煤價升高燃料成本加大形成的財務風險。
成本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點,而發電企業燃料成本占總成本的45%左右,因此對燃料成本的控制成為每一個發電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2貸款本金大財務費用高形成的財務風險。
發電企業屬于高投入的技術密集型企業,設備更新較快,歷來自有資金匱乏,償債能力不足,資產負債率過高,還本付息的壓力相當大。自有資金的不足,影響了企業生產經營,面對銀行利率上調的趨勢,勢必增加還貸壓力。這雖然與國家宏觀政策密切相關,但最終償還債務是要落實在企業本身,為此電力企業要在爭取政策支持的基礎上,加強經營管理,堵塞漏洞,力爭將因償還債務導致的不容樂觀的財務狀況可能產生的風險降至最低程度。
1.3電費回收率低形成的財務風險。
發電企業主要收入是電費收入,電費回收是否及時關系到企業自有資金效能的充分發揮。但電費回收難已成為電力市場銷售中普遍存在的熱點,電費的長期拖欠成為發電企業發展的障礙。
2、發電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幾點措施
2.1加強對燃料成本的控制,降低高成本造成的財務風險
通過控制原煤采購價格、熱值,加強煤場管理等手段,降低入場入爐煤的熱值差,并能夠科學合理計算摻燒比例,從而有效控制入爐煤標煤價。并且通過提前預測煤炭市場行情,科學合理地進行庫存煤的管理,既保證生產,又降低原煤儲存成本。
2.2財務結構優化管理,降低籌資成本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為自身的發展就必須融資,融資有利于加速企業的發展,但舉債經營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負債越多,財務風險越大。每個企業都應當結合自身生產經營能力,保證企業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比例適當,優化企業的籌資形式,即企業短期債務、長期債務和所有者權益的合理結構,將財務風險控制在自身能承受的范圍內。
2.3加強電費回收力度,積極控制電費回收風險
及時回收電費,保證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暢通,是發電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廠網分開后,電廠的主要交易對象是電網公司,為維護自身的利益,必須與對方簽訂購電協議,在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的同時,對電費的支付方式、付款期限也要明確約定。同時還要加強雙方的溝通,建立互信、互助的融洽關系,確保電費100%的回收。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中,要時刻樹立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處理機制,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防范財務危機,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加強籌資、投資、資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風險控制,從而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
作者:吳智敏 單位:內蒙古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包頭第三熱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