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其次,大學語文教材五花八門,講授水平、講授方法都有不足。給教師的講與學生的學均帶來一定困難
1.目前,高校普遍采取自編教材的方式編纂大學語文課本
好處是充分利用自身的學術資源,較為方便。但各高校中文專業的水準不甚相同,學術體系互有千秋。你專工魏晉,我獨尊唐宋,從一開始,教材的選篇就已經打上了各自的烙印。須知,大學語文不單是展示自身學術價值的陣地,其首要任務是要大力加強學生的母語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利用選文弘揚中華民族之真精神,提高學生的人生觀、審美觀等價值是其最終目的。因此,在教材編寫方面要求編者們時刻牢記,大學語文這門課程是大學高級母語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起點,它絕不同于中文專業的教材,應更易普及,更易推廣,特別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執著精神和超越意識應予特別關注。有基于此,編寫大學語文教材應首先考慮到:“對大學生性情的涵泳作用,應有助于大學生性情和人格的塑造。應有助于高雅審美趣味的陶冶和審美能力的形成。”
2.高校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理念落后、教學手段單一的問題
由于大學語文在一些高校倍受冷落,導致老師不愿講,學生不愿聽。因此許多院校在授課教師的安排上,也不愿將最優秀的一部分師資投放到這門課程上。就任課教師而言,因為不被重視,因此,在講授方面往往是照本宣科,好像是繼續在為中學補課;要么就是圖省事,把給中文系學生的講義全盤照搬,不顧及聽課對象的接受情況。這都進一步導致了課程質量和課程魅力的下滑。因此應選擇知識結構寬泛,講課特色鮮明,比較有感染力的教師擔任授課。講授過程中,應善于深入淺出,突出時代感,讓學生真正感到高中到大學的一種飛躍。此外,在教學中應對以下幾個方面多加關注:第一,教師的講授應與學生討論有機結合。教學中力爭改變教師一個人滿堂灌,唱獨角戲的局面,鼓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通過討論,使學生被動地接受變為主動地探索。可以嘗試在課堂上多組織專題討論,也可鼓勵學生在授課過程中隨時發言,對教師提出的每個問題及觀點進行提問、質疑、反駁。第二,采用多媒體教學及網絡教學的方式。為了更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應借助多媒體手段,制作各種教學課件。同時可以利用網絡,成立網絡課堂,同學們在網絡上既可搜索各類參考文獻、補充資料,還能在網上進行討論,發表意見。這樣不僅能及時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第三,課堂講授與課外自學結合。課堂時間畢竟有限,我們應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一步閱讀文學原典,提交讀書心得等。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進行溝通交流,根據學生要求和意見,對講授內容和形式做出相應調整。課程結束時,最好讓學生寫出對課程的建議。
二、重視“大學語文”課程,多管齊下,搞好課程建設
通過大學語文這扇窗,我們可以由小見大,從文本的知識跨越到文化歷史的精神之中,吸取到更寶貴的精神營養。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其視做一門公共課,教育主管部門應提高對它的重視程度。要想更好地提升大學語文的魅力,不能僅憑高校一己之力,我們“應大力糾正中小學中的‘唯智教育’和‘唯理教育’傾向,大力加強學生的母語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作為一線的教師,應該具有奉獻精神,在已有的教學基礎上,繼續深入調查和研究,精心組織這門課,確保其質量和魅力。讓大學語文對培養自覺學習、自覺鑒賞、自覺體驗、自覺奉行的有修養的中國人,發揮最大的作用。
作者:王曉非 單位:河北工藝美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