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學前教育論文
1奧爾夫音樂教學的實踐與體會
1.1奧爾夫音樂教學實踐方法與特點
在了解奧爾夫音樂教學之前,我們需先對奧爾夫本人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以便于以后更好的教學與實踐。奧爾夫音樂教學特點主要體現在其所詮釋的音樂教材,都是自己通過實際的圖形、音響來記錄自己的音樂,從而提升學生們的綜合性創造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們的相互協作能力以及空間想象力。
1.2奧爾夫音樂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中的應用
音樂是一種線條式的藝術,它不僅是能通過肉眼來進行觀察,每當一段旋律展現出來時還可以將線條浮現在人們的腦海里,由此看來,可以借助這一特性把無味枯燥的理論知識轉變成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在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中應用最為明顯的就是語言與樂理的完美結合,語言通過與旋律的有效結合,可以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到節奏變化中所具備的韻律美,與此同時學生們還可以利用古詩詞、兒歌等典型節奏來模仿實際生活中的語言聲音。相信隨著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奧爾夫音樂教學一定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聽感受。
1.3奧爾夫音樂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奧爾夫音樂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基礎內容,對奧爾夫音樂教學的理解深淺可以直接影響到基礎音樂課程的進展情況。但目前在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以下的幾種問題。音樂活動往往出現不連貫的現象,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采取的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根據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就是訓練樂理,進行樂理考試這樣一個流程,環節缺乏靈活性。這些是目前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上普遍存在的情況,必須及時改進,才能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更飽滿的熱情與動力。
2自學培養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上的教學實踐
2.1自學培養模式的教學內容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更高,所以為了讓學生們對樂理知識能有一個較為全面以及獨立的認識,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引入了一個較為新穎的模式:自學培養模式,自學培養顧名思義是培養同學們具備獨自思考、獨自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主要包含的內容就是教師設計一些問題讓同學們自行解決,其中比較突出的內容就是對音數、度數的理解以及掌握判別音程特性的能力。
2.2自學培養模式的教學環節
可以大體把自學培養模式分成三大環節,下面展開詳細的論述。首先,需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能力,這個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們產生一些自己關于樂理知識的想法,有利于以后的教學,這一環節是培養獨自學習能力的基礎。其次,就是練習環節,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們學會如何根據要求一邊閱讀理解一邊進行自身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積極詢問學生自學的進展情況,及時為同學開導思路。這一過程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最后一個環節就是總結環節,通過教師的總結,將一些學生無法挖掘到的問題進行深化、加強,為學生更好地學習理清了思路,但是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老師在進行總結的過程中,重點在于點撥,不要講理論知識完全講透,還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思考與整合。相信這樣一來自學培養模式將在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3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的教學實踐與體會
3.1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的教學實踐
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的教學實踐建立在應用現代化教育理念之上,通過教學實踐便能發現為了讓學生們對音樂藝術有一個更好、更直接的感官認識,必須注重培養他們掌握理論知識的能力,而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們提升自身理論知識的能力便成為主要研究的問題,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可以設計一些新穎的教訓內容,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們的興趣,還有助于開展一系列的交流討論活動。其次,就是加強學生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通過對不同音色、不同音質的歌曲進行鑒賞便可以達到這一目的。
3.2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的教學體會
在本篇論文前半部分對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所使用的教學模式展開了論述,因為在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學生是主動群體,學生需要主動地去了解、學習樂理知識,老師不再一味地傳授課本上的知識,而是通過設立一些情景,來給學生們創造互相合作、主動學習的環境。這與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有著本質的區別,無論從教材媒體,還是教學環境上,目前的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都具有著穩定的結構,從而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4結論
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的教學在當今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十分明顯的展現出職業教學特征,在當今重點發展人全面素質的時代下,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的教學改革也迫在眉睫。本篇論文主要從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的教學意義、自學培養模式的教學內容以及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的教學實踐與體會等方面展開論述,相信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學前教育專業樂理教學一定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平臺。
作者:賴桂玲 單位: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