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中學體育論文
一、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的基本素質訓練中,教師可讓學生自己選擇訓練方式,使教學內容多樣化,讓學生感受到自我鍛煉、體驗運動的樂趣,使課堂成為學生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的場所,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改變教學方法,選擇符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教學內容健康、科學,注重學生的訓練過程,充分發揮體育課的娛樂、美育、教育功能。
二、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還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的人格特征。江澤民同志曾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體育教學的兩個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技能和體能。由于他們的表現形式不同,培養的途徑、方法也不同。只有學生學會基本的技能,才能進行創新,把學過的同類動作、技能進行對比、歸納。
如學習不同套路的武術、體操、舞蹈等,將很多動作進行對比、歸類、總結,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如學生喜歡跳街舞,街舞有很多自由的動作,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而這些創新思維則來自本身的經驗和總結。體育創新教學應以學生的自習發展為本,身心協調發展為重點,圍繞促進學生身心道德發展。結合現代教學的娛樂化、多樣化、興趣化,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創新體育的觀念。
三、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由于學生之間體能差別較大,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學生的技能、技術的形成和提高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初步掌握、動作熟練、運用自如。第一階段主要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學生通過領會、模仿。
其特點是大腦皮層的條件聯系處于泛化階段,學生的表現是動作不連貫,缺乏控制力。因此在這一階段要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培養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并利用各種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動作的要領。第二階段通過反復練習,不斷改進動作的質量,引導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要深入思考,掌握動作的內在聯系。
如在籃球訓練中,對各種傳球、接球、運球、上籃的動作進行對比。清楚這些動作之間的聯系,才能在練習過程中更熟練地完成。第三階段通過反復練習、不斷完善,使動作趨于成熟,運用自如。在這階段的特點是動作基本定型,能準確地完成動作并隨機應變地加以運用。(本文來自于《學園》雜志。《學園》雜志簡介詳見)
四、總結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了解運動的目的和意義,自覺主動地參與體育運動,增強體質、發展智力,形成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通過改善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創設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作者:歐俊庭 單位:福建省南靖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