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成本管理論文
1.確立財務成本管理在施工企業中的地位
制度管理是現代管理最主要的特色,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工作的重點就在于確立財務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地位,而地位的確定又是通過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來實現。一方面,建立健全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的規章制度,既能夠使得財務制度滿足施工的發展需要,將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靈活性與原則性做到統一;另一方面,能夠讓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地解決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存在制度缺陷問題。
2.注重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培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人員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必須要注重技能培訓。①注重培訓的實效性。培訓內容要實在具體,培訓人員要按時到場、培訓時間要落實到位,通過培訓來讓施工企業員工的業務素質上一個檔次;②培訓應該具有廣泛性。應該對培訓內容進行合理設置安排,要兼顧財務成本管理的各種知識,要讓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人員盡量多掌握一些技能和知識,成為“多技型”、“復合型”的人才;③細化人員培訓計劃。施工企業應該結合財務成本管理人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晉升計劃、再教育計劃、人才引進計劃以及培訓計劃等。按照“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既安排員工外出參加各類培訓班,也要邀請專家學者到單位、到崗位上對財務成本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全面提高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④還應該為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人員建立科學的激勵和評價考核機制。從目前來看,絕大多數的施工企業現行的績效考核體系都沒有可量化的考核指標。而定量評估卻能夠大幅度提高考核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便于對財務成本管理人員的工作業績進行正確評價。定量評估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應該詳細說明每個崗位的具體內容,包括工作評價、崗位條件、工作職責等;第二,量化考核績效考核體系中的“廉、績、勤、能、德”;第三,詳細分解“廉、績、勤、能、德”,將分解項目制定為相應的評價標準;第四,根據財務成本管理人員不同的行政職務來制定相應的分值標準,即按照普通員工、一般干部、中層干部、主要領導來設定標準分值,總分為100分。對于那些評價考核長期低于60分的財務成本管理人員,應該找其談話,要求其整改,若還是屢教不改,則應該予以待崗、淘汰,扣發績效。這種評估方法可以較為客觀、公正地評價每個工作人員的績效,優化配置崗位人員。
3.建立規范有效的財務成本稽核工作規范
施工企業在制定財務成本稽核工作規范時務必要參考企業的內部控制業務流程,以此來達到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的效果。例如施工企業的采購流程可以分為12個環節,分別為:對企業物資采購管理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對供應商進行考核、選擇;對采購計劃進行審批與編制;簽訂與執行采購合同;控制采購價格;保險與運輸;貨款支付與核算;檢驗入庫;考核等。在稽核采購流程時,可以重點稽核質量檢驗單、采購合同的簽字是否有效、是否有預算、采購流程是否合規、是否按企業的正常程序來對采購價格進行確定、采購過程是否實現了職責的分離、等,具體可獨立妥善保管每筆業務的報告單,以備檢查。
4.實現內控與財務稽核有機結合
第一,建立財務稽核工作網絡。施工企業應該設置一級總稽核崗,而各二級院系及下屬部門應該設立二級稽核崗,直接受到一級總稽核崗的管理,要按照內部控制的要求來對各二級單位的業務流程控制點進行追溯檢查,及時發現效益流失環節及問題,確保符合內部控制的需要。二級稽核崗應該定期向一級總稽核崗報告稽核工作,以此來保證上下級單位之間信息的傳遞,特別是對于性質特殊、金額較大的重大業務要寫明風險點、稽核內容、存在問題、是否符合稽核規范、解決方法建議等。一旦稽核人員發現有舍近求遠采購、采購價格不合理等問題,應該及時向施工企業管理層進行匯報,而總稽核崗除了定期向施工企業領導班子編制財務稽核內部控制報告外,還應該為他們提供建設性意見以供參考,這樣就能夠保證日常工作與稽核工作緊密相關,增強事前事中控制、加強信息流通。第二,專項檢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要定期安排財務稽核人員來對某個流程進行專項檢查,尤其是要對銷售、采購、資本支出、貨幣資金等重點環節加強互查、自查工作,對風險的評估要格外重視,財務稽核結果要與施工企業績效考核獎懲掛鉤。第三,設計適合自己的內部控制業務流程。施工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予以確定,找出關鍵控制點來設計適合自身的內部控制業務流程,必要時還可以由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來幫助制定。把好項目支出關,將項目支出細化到每一個項目,在保運轉、保穩定的原則下取消了以前年度部分成效不明顯的項目,并將項目資金分類管理,分級審批,以確保財政資金落到實處。
5.加強合同管理,合理索賠
隨著施工企業應用工程量清單報價法越來越多,施工企業要認真做好簽證,重新審核、計算工程量,但是目前來看,薄弱之處主要在合理索賠和施工合同管理。目前很多施工建設項目都采用固定價合同,而固定價合同只能增減設計變更,因此,加強合同管理,合理索賠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一,合同管理施工合同。在工程施工中,施工企業和建設單位都必須遵循施工合同的條款,這是最終確定工程概預算的重要保證,也是施工雙方所要遵循的經濟文件、技術文件、法律文件。由于建設施工的合同內容多、合同執行期長、投資巨大。所以,施工合同中除了有造價、質量、工期、工作范圍等一般條款外,還應該要涉及到專利、文物、稅收、保險等內容。施工企業在簽訂合同時,務必要對每一條款內容都進行仔細斟酌、全面考慮,不然的話,就很容易造成施工企業出現巨大損失。同時,一旦簽訂合同之后,施工企業就必須全面履行合同,按期按質竣工,以此來贏得良好的信譽,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第二,索賠。施工企業經常都會遇到拖欠工程款、故意刁鉆的業主,對于這種情況,施工企業要對與施工索賠有關的資料和依據(如雙方來往函件、隱蔽記錄、施工合同、設計變更、施工圖紙、圖紙會審、招標文件等)進行整理、收集,要有理有據地向業主提出索賠要求,以書面形式將施工索賠通知給業主,施工索賠的過程中,要找準索賠依據和索賠事實,同時編制出有說服力的索賠報告。索賠報告要做到重點突出、條理清楚、簡明扼要,語言要婉轉恰當,數據要準確無誤,索賠要求要實事求是,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索賠要求。
6.結語
總之,對于施工企業而言,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之上,做好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提升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事情,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吳娟 單位:湖南路橋建設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