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基礎教育論文
1、提高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育實效性的思考
1.1建立對學生學習和教師的科學行之有效的考核和激勵辦法
制定教學考核和激勵方法,這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對學生的考核。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核比例占80%,理論考核占20%。實踐動手能力的考核內容從開課時就向學生提供根——根據教學任務來設計題庫,在從題庫中進行抽查。同時,向學生介紹考核的方式、時間、標準等內容。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進行學習,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目的性、積極性能得到很好地調動。改變以往老師怎么教,學生怎樣學的傳統教學方式,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二是,對教師的考核和激勵。為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和教學的積極性,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和表彰。第一,建立教學上崗前培訓和準入制度。培訓結合學校各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特點來開展,讓教師了解各專業學生中開展教學工作的一般性規律和差別。再進行培訓工作考核——如試講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完成教師教育實踐知識的儲備和教學資格認定,進而為教師有效完成好教學任務作保障。第二,在教學考核中實行教考分離的辦法,改變“講什么,考什么,誰講課,誰出題”的模式,建立教學監督機制,保障人才培養質量,并杜絕考試中出現的營私舞弊的現象。最后,對教育工作教師要及時提供教學工作總結,總結材料包含教學工)作的辦法、發現的問題和教師對學生課后的相關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以學生的學習要求為主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教學過程有很好的總結,為下一步的工作開展提供良好的參考。
1.2用人單位對相關技能水平需求和學生需求融入教學環節
首先,學校的工作開展都是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來進行的。而教育工作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內容。針對各專業不同的研究方向合理設置課程體系,選用或修編更加適合醫學專業學生的配套教材,有區別地來完成好基礎教學任務是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之上對學生需求和用人單位的需求有了解有研究,教學部門,就業工作部門提供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就業工作開展情況將教學理論性、實用性和針對性相結合。其次,對于學生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范圍也應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求職要求得到很好的滿足。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不能本末倒置。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和等級考試的對象和目的均存在差別,計算機等級考試作為考核人們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水平考試,面向社會全體人員,注重培養人們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計算機基礎教學主要面對剛入學的新生,目的是通過教學讓學生系統地掌握計算機基本的文化和知識,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要幫助學生樹立只有很好地完成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掌握了計算機基本的理論知識,才能為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學習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的動力,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成人成才。
2、提高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實效性的教學形式探索
(1)充分利用互聯網知識,引導學生如何通過網絡來解決學習上的疑問,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而使用網絡的途徑也更多,如:計算機、手機等通信終端來連接網絡。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學科知識的范圍;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熟練地掌握學習工作中經常使用的一些技能,而不是單純地追求深度、復雜度。如,在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發現少數學生,對于如何發送電子郵件等一些基本操作上還存在問題,不知道在什么情況下來發送附件。而對如何提高打字水平則讓很多的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其實這就是一個熟練的過程,除了多上機練習外,手機也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手段,而且是一種更加便捷的練習方式。
3、小結
計算機基礎文化的教育是高職高專醫學生必備的意向技能,更是學校要重視和值得研究的教學任務。只有很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此項課程,才能促進學生在當下這個信息時代中成人成才,完成社會賦予醫學高專院校的任務。
作者:李焱 單位:云南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