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地理教學論文
一、人文地理案例的選取原則
教學案例應根據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和經驗等內容進行選擇,并考慮典型、科學以及時代特征、對信息的足夠充分性,難度設置要合理。從實際人文地理事件選取案例,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為了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故事的內容和來源要多樣化,應該有豐富的和漸進的特點,要通俗易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強調啟發學生。教師要選擇一些經典的案例,這些案例既要代表性強,又要有廣泛的地域覆蓋面,視野開闊,具有顯著的意義和地理教學的價值。例如,案例教材“鞍鋼與寶鋼的區位選擇”“浙江省鄉鎮企業發展”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等,是值得采納的重要的教學資源。只有合理安排和恰當選擇教學案例,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二、課堂案例教學組織實施策略
(一)呈現案例
案例教學的一個極其重要構成部分就是陳列柜,從案例教學開始就選擇合理的方式來展示,不但能夠節約時間,使課堂效率增大,同時也可以使學生都能積極自主地參與課堂學習。案例介紹要直觀,靈活多樣。一般教師會發出地理文本數據,多媒體演示工具,教師或學生還要參與有關的模擬角色表演。無論演示還是表演,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聯系的事實情況和感覺來適應學習環境。根據案例長度和難易程度不同,教學時間可能會不同。如果案件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完整的展示呈現,不要所有的問題集中在課堂上;如果案例很短或比較簡單,可以呈現在課堂上。
(二)注重對學生的引導
案例討論是基于案例基礎上,教師和學生要挖掘案例潛在的問題,這是事實和課本知識相互作用的過程。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是主要的討論者,教師要特別強調對學生的學習指導。教師在地理案例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對地理問題的探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三)對學生的行為表現要多加以鼓勵和肯定
案例研究側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如果案件具有模糊性,就會使學生的討論過程充滿不確定性。在討論和分析中,要使學生通過學習因果關系去觀察問題并分析和總結,學生也可以通過聯想和批判、質疑的方法來參與討論,所以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敢于質疑,讓學生從過去簡單接受轉變為自己去積極探索。而教師要在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時,尊重、鼓勵學生。
(四)應用拓展,整合提升
由于每次的案例是特定的,因此,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為了掌握地理原理,案例研究應適用于拓展學習。學生可以使用一個新的案例進行同樣的地理原理的學習,這是教學的關鍵一環,以確保他們已經能夠運用新的地理學原理,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讓學生開拓思維空間,對他們的創造力也會有一定的激發。在第一次案例學習后安排其他的案例學習,擴大兩次之間的學習間隔,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消化知識,并有時間仔細閱讀新的案例,并和之前所用的課堂案例進行比較。(本文來自于《學周刊》雜志。《學周刊》雜志簡介詳見。)
三、總結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不僅可以更新教學方法,更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案例教學能夠學會并懂得探索知識形成過程的規律,這樣不但可以鞏固學到的知識,提高整體素質和能力,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作者:曹康平 單位:上海市世界外國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