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管理論文
1、培養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通過甲流、出血熱等突發公共衛生危機事件對高校帶來的影響,折射出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盡管大多數大學生表現出了良好的素質,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高校應重視培養大學生對公共衛生突發危機事件的應對意識。因此,加強大學生的教育與管理是公共衛生危機狀態下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培養民族意識
面對病毒的襲擊,恐慌是人們對付突發公共危機最大的敵人,消除恐慌情緒的法寶是科學,應對突發公共危機的武器也是科學。所以,科學民主是應對突發公共危機獲取決策信息的惟一正確渠道。我們要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應對突發公共危機的能力,同時還需要在全體學生中進一步弘揚和培養中華民族精神,用中華民族精神滋潤他們的心靈,培養他們的情操,升華他們的境界,讓中華民族精神在他們的身上得以繼承和發揚光大。
(2)培養危機意識
甲流、出血熱危機提醒我們,危機意識是不能夠懈怠的,危機可能就在人們的不經意中爆發,出現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通過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危機教育,使大學生明白“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使學生在危機來臨時能夠正確對待,以積極心態來應對、化解危機,并且使學生能夠做好應對災難和危機的心理準備,樹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危機意識,以危機感觸動緊迫感、責任感。
(3)培養責任意識
現代公民意識主要包括理性的規范意識、普遍的人類意識、社會的寬容意識和道德意識等多個層面的統一。對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要與時俱進,以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形式開展工作,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在復雜的社會交往、社會關系和社會實踐中體現出來,使他們在實踐中成長為社會棟梁。還要從小處著手、從點滴做起,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甲流等危機要求人們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其中講究衛生、不隨地吐痰是個人對社會、對他人負責任的表現。
2、展開及時且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對危機的認識
健康教育是動員全校師生力量,提高應對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能力的有效方法。理性、科學、務實的健康教育是防控公共衛生危機事件的最好的手段。
(1)展開及時的健康教育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作為一種特殊事件,如控制不當,其影響和危害是巨大的。健康教育可以迅速通過各種媒介傳播健康相關知識、觀念、行為、技能、技術等,使大學生準確、及時地了解突發事件的真相以及相關信息,快速掌握防護技能,自覺投入到處置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行動中,最大限度地減少因信息閉塞和知識技能欠缺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
(2)通過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認知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性和不確定性決定了絕大部分學生對突發事件相關知識了解不多,甚至是零,尤其是一些新發傳染病。危機事件發生前后,及時采取講座、報紙、校園廣播、網絡等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培訓工作,傳播和普及相關衛生知識,給大學生以正確和及時的信息引導,幫助大學生掌握相關預防保健知識和防護措施,將有效提高大學生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和處置能力。
3、結語
高等院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不僅嚴重威脅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干擾和限制學生的活動自由,擾亂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消除危害、維護健康、盡快恢復常態學習和生活,是每個人的愿望和追求。切實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通過傳播有針對性的健康防護知識、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知識、應對危機事件的基本技能等,調動個體潛在的愿望,激活其內在的追求健康的熱情,并將積極參與預防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轉化為自覺的意識和行為,從學校層面創造更有利于控制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展態勢的良好環境。
綜上所述,高等院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處理中,首先學校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傳染病的常規免疫和有關預防工作。其次,政府部門要加強疫情監測網絡和實驗室的建設,迅速控制暴發疫情。最后,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角度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控制,把危機撲滅于萌芽狀態之中。
作者:張夢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