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教育論文
一、美術培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孩子普遍喜歡涂涂畫畫、拼拼貼貼,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總是嘗試著根據自己的想象去進行各種創造性的活動。少兒美術培訓能夠很好地滿足小學生的這種自我表現愿望,將他們的天性進一步解放出來。如在一次培訓課中,教師給學生展示了“0”這一圖形,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之后根據自己所想將這一圖形形象地表達出來。可喜的是學生的作品多種多樣,有面包圈、眼鏡片、肚臍眼、眼淚、棋子、月亮、車輪這樣的培訓過程使學生的情感與智慧得到了平衡發展,促使學生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不但幫助小學教師調節了課程中的枯燥與乏味,而且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兩得。
二、美術培訓有利于提高學生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審美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起來的。在傳統的小學教育中對學生的美育教育非常有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美的發現與理解。鑒于這一點,讓學生適當地接受一些美術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美術培訓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適當地參加一些美術實踐活動,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這是因為美術培訓中引導學生欣賞的美是更加集中,更加典型的美,是一種藝術的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進一步加深自己對美的理解,提高自身對美的表現力,從而不斷地去發現美、探求美和表現美,為學校的美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與支持。
三、美術培訓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
眾所周知,人的大腦信息80%來源于視覺。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觀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可以說他們的觀察能力決定著自身的知識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差生的普遍特點就是觀察能力薄弱,由此導致其缺乏應有的求知欲。而在少兒美術培訓過程中卻非常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總會習慣性地依靠表象作畫,而表象取決于感知,感知又離不開觀察、記憶和想象。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認真觀察將事物完美地表現出來并牢記于心,然后再通過回憶再現將事物及其周圍的其他方面完整地呈現出來,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讓學生懂得了發現美的過程就是創造美的過程。相信如果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進而開發他們的智力,為日后的學習提供助力。
四、美術培訓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所謂個性心理品質,是指學生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是興趣、愛好、能力、氣質和性格的總和。它是一個人在自身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實踐活動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少兒美術培訓從一定的方面來說,完全具備幫助學生形成和發展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特殊作用。首先,美術培訓對于學生來說,主要強調感受美和審美情緒的體驗。無論教學生繪畫還是手工,都離不開激發學生審美的情緒需要和愉快的情緒體驗。因此,適當地參加一些美術培訓,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社會情感的發展,有益于他們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積累愉快學習的體驗,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征。其次,通過美術培訓活動可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使之富于同情心,善于和勇于幫助同伴解決困難,擺脫困境,并為同伴的進步和成就而感到愉快。這些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小學階段的素質教育做出了有力的補充。
五、美術培訓有利于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
從大腦的生理功能來講,左右腦之間功能差異較大,這表現在二者神經活動的不同方式上。大腦左半球是記憶、語言、計算、書寫、邏輯推理和求同思維等智力活動的控制中樞;而大腦右半球則是視覺、知覺、空間關系、音樂、舞蹈、身體協調、直覺和求異思維等神經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樞。在傳統的學校教育中,那種只讓學生注重語言、計算、背誦些外語單詞的學習和訓練,都是圍繞著發揮大腦左半球的功能而進行的。如果適時地讓學生參加一些美學培訓,將有助于學生大腦右半球功能的發展。這樣對兩半球給予同樣磨練,便會有助于兒童大腦的發育,進而為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提供可能。事實上,少兒美術培訓和學習其他學科的教育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彼此互相促進,相得益彰。例如,常識、語言等教學為美術提供了認識、理解事物的基礎,而美術活動所反映出的內容反過來又對其他學科起著重復、鞏固和提高的作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真正提高學習效果。誠然,我們不敢說美術培訓一定會幫助學校教育取得多么突出的進步,但我們有必要讓學生了解何為藝術、何為美術、何為繪畫,并以此為目標,在培訓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正確的思想教育學生,以優秀的作品鼓舞學生,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學生,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藝術素養,并在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優秀的全能型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于輝 單位:廣東珠海市斗門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