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優質護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
1.1.1術前營造和諧安靜的環境,做好患兒和家屬的情緒安撫工作:①首先加強清創間的管理,保持環境安靜整潔,無異味,溫濕度適宜;②獨生子女的模式使現在的父母不能承受孩子發生任何意外,缺乏意外傷害的應急措施,一旦有意外發生常常表現為大喊大叫,焦慮,恐懼,這樣會使驚恐中的孩子更加緊張,因此,安撫家屬尤為重要。作為急診工作人員,接診受傷患兒時,我們首先應該積極主動接待患兒及家屬,動作麻利,態度和藹,充分理解家屬的心情,并詳細詢問受傷經過,用真誠的語言告訴家屬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消極情緒,以免影響患兒的情緒;③接診患兒時護士主動與患兒接觸交談,用溫和的語言、親切的目光、輕柔的撫摸緩解其緊張情緒,應盡早為其安排處理傷口,家屬做好必要的消毒隔離措施后,可允許其陪伴在患兒身邊,減輕患兒因與親人分離產生的焦慮。
1.1.2對患兒實施心理誘導,使其主動配合手術。在清創縫合前,實施心理干預:①學齡前兒童一般在幼兒園接受教育,大多能講道理,喜歡聽表揚的語言。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要表揚患兒,夸他是最勇敢最棒的,調動其自信心,鼓勵患兒主動配合;其次,告知患兒清創縫合是必須的,傷口不處理會感染,不僅疼而且會影響功能,無論配合與否都必須要處理傷口,使患兒知道沒有選擇的余地而自覺配合。并向患兒承諾如果配合會選用最小的針,用最不疼的方法,最短的時間處理傷口。告訴他“你實在忍不住可以哭,但是阿姨相信你是最勇敢的”,這句話可起到很好的效果;②麻藥實施后患兒一般不會感覺疼痛,更多的是對手術過程害怕和恐懼,所以,在進行清創縫合時,護士還要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其轉移注意力,比如讓其數數,念詩,用手機玩游戲,播放音樂,獎勵糖果等方式吸引小朋友的注意,使患兒在麻醉無痛下,無恐懼中,快速地渡過手術過程。
1.1.3術后加強健康教育:①預防傷口感染:告訴家屬術后要保持傷口敷料的清潔干燥,按時換藥,敷料潮濕后要及時換藥,避免創面感染。并強調換藥的重要性,告知家屬具體換藥和拆線時間,應抬高傷側肢體,減輕腫脹,適當要求患兒制動,防止傷口裂開。注意觀察傷口情況,如傷口出現滲血不止,應立即前來復診,傷口愈合過程中患兒切勿自行剝除傷痂,更不要用力搔抓傷痕,預防瘢痕增生;②普及性教育:給患兒家屬發放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書面健康教育手冊,包括縫合后的注意事項、用藥指導和飲食指導,還針對孩子經常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進行基本的急救技巧宣教,如創傷后、燙傷后如何處理等。同時還要加強術后心理支持,患兒成功地完成一次手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特別是那些主動配合的孩子,術后要再次給予積極的肯定,表揚他們在術中的勇敢表現。
1.2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兒術后平均心率、呼吸,主動配合情況以及家屬滿意率。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優質護理對患兒清創縫合配合的影響:實驗組患兒哭鬧抗拒10例,主動配合14例,主動配合率35%;對照組患兒哭鬧抗拒23例,主動配合5例,主動配合率10%,經檢驗χ2=8.064,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實施優質護理對家屬滿意率的影響:實驗組家屬滿意例數是39例,滿意率97.5%;對照組家屬滿意例數是20例,滿意率40.82%,經檢驗χ2=31.666,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施優質護理組中學齡前兒童在急診清創縫合中的生理指標(心率,呼吸)、情緒、配合情況及家屬滿意率均優于對照組。
3討論
3.1優質護理注重清創縫合期間對患兒的心理護理,可有效穩定患兒情緒,減輕患兒心理創傷。李書琴等經實驗研究指出心理干預確實有安定患兒情緒、緩解緊張心理的作用。誘導鼓勵是幼兒教育的基本方法,誘導可以使患兒從自己思維想象中走出來;鼓勵可以激發兒童的勇氣,提高忍耐力。醫護人員應根據患兒的年齡,理解能力選擇語言,這樣才能很好地與患兒溝通。優質護理對患兒實施循序漸進的心理誘導,使其主動將心理調試到最佳狀態,快速進入患者角色主動配合,可縮短清創縫合時間,減少傷口出血。患兒停止吵鬧使醫生有充分的時間徹底清創,從而減少傷口感染的機會。實驗結果顯示,穩定的情緒使患兒的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標波動較為平穩,將創傷對患兒生理的影響降到最低。有專家提出,創傷心理需要在實施干預方法時找到新的可替代的或其他積極事件,使個體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事件上,逐漸減弱對創傷事件的關注。對患兒實施心理誘導,轉移注意力后,大部分能夠配合或主動配合手術,其表現的勇敢程度令父母驚嘆,患兒也會因自己的勇敢表現增加信心,挖掘了潛力。計劃生育政策的廣泛實施,使兒童處于家庭中心地位,兒童的嬌慣使得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很差,經過一次成功的體驗,為其形成完整的人格提供重要幫助。
3.2優質護理貫穿學齡前兒童清創縫合的全過程,有效提高家屬滿意度。實施優質護理后患兒的配合減輕了醫生的心理負擔,使醫生更從容的對待手術,更高質量地完成清創縫合。護士細心的服務不僅安撫了患兒的情緒,還照顧到家屬的感受,術后護士通過圖冊、講解等形式加強了相關疾病知識的宣教,解除了家屬的后顧之憂。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組的家屬滿意率明顯提高,與對照組相比,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在醫患關系緊張的今天,提高患者家屬滿意度的意義是重大的,護理人員感受到家屬的滿意,醫生的尊重,孩子的信任,護理價值得到真正體現,使護士在以后的工作中,用更加熱心的態度對待患者,醫患關系將形成良性循環。
總之,在急診兒童清創縫合中,實施優質護理能真正實現患者滿意、醫生滿意、護士滿意、社會滿意。
作者:周麗紅 張文媛 翟光維 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中心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