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文化及其與社會心態的關系
互聯網已日益成為人們精神生活新空間、信息傳播新載體、文化創作新平臺。2014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18億,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占總網民數的81.0%。網絡文化已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究竟是網絡文化決定著社會心態,還是社會心態決定著網絡文化?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不妨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去尋找答案。社會心態是人們對自身及現實社會所持有的較普遍的社會態度、情緒情感體驗及意向等心理狀態。網絡文化是人們社會心態在網絡上的表達和反映,社會心態決定了網絡文化;但網絡文化不是消極和被動地反映社會心態,網絡文化對社會心態有主觀能動作用。
二、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心態的積極影響
1.網絡文化拓寬和加深了大學生對社會的認知。網絡讓大學生知道了世界的多樣性和社會的復雜性,網絡使大學生了解了種族的淵源性與民族的差異性,網絡拓寬了大學生的視野,增長了他們的見識,網絡使大學生更早、更多地接觸了社會,讓他們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網絡可以使大學生了解自己職業的社會需求和企業的需要,還可以使大學生把握自己未來努力和發展的方向。
2.網絡文化促進大學生自我社會價值的實現。網絡文化盛行的同時,恰恰為一些大學生成就自我創造了良好的機會。通過網絡,一些大學生展示了在網絡應用方面的才能:在網絡上從事電子商務,做得風生水事者有之;利用網絡搞在線教育,做得紅紅火火者有之;寫網絡小說,寫得名利雙收者有之;一些人致力于開發網絡智力游戲,惠人及己也不乏其人。網絡成為一些大學生實現夢想、實現自我社會價值的一個自由、開放的大平臺和夢工場,他們通過網絡給人們帶來生活和學習的便利,他們通過網絡文化的創作改變人們娛樂的方式,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大學生網絡應用的價值得到人們認可的時候,也是其自身的努力和價值得到社會確認的時候。
3.網絡文化是大學生社會心態的表達窗口。大學生是有思想、有理想、敢拼搏、有闖勁的年輕一代,他們除了學習專業知識,還需要感知時代的脈動,順應世界的潮流;他們除了關心自己的成長,還需要關注中國社會的現狀,感受人們群眾的處境。大學生既要適應時代的主旋律,也要適時合理地表達自己獨立思考的心聲。網絡文化是大學生社會心態的一個重要的表達窗口,沒有地位限制,不受空間約束,大到中、日、美三國的關系,小到姜、蔥、蒜三物的價格;遠到結婚買房,近到學習就業,大學生均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
三、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心態的不良影響
1.網絡游戲文化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網游文化也同樣屬于娛樂文化,它和電影、小說、歌舞一樣,都具有娛樂的特性。網游由于其豐富的聲色圖文、虛擬空間的互動性滿足了人們的參與需求,所以它的娛樂價值正在不斷超越著傳統的娛樂文化,從而吸引了無數的年輕男女的熱愛和追捧。隨著近年來智能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及以及網絡游戲的大量開發,手機網游由于其便利性逐步取代電腦游戲成為游戲的主流,大學生正是網絡游戲特別是手機游戲的巨大用戶群體。相關數據表明,目前網絡游戲玩家中每天玩3小時以下的僅占26.17%,玩3-6小時的占28.17%,而每天玩到6小時以上的竟高達45.65%。網絡游戲對大學生社會心態的不良影響主要在于:網絡游戲容易令一些大學生模糊了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之間的差異,漠視了法律的權威與尊嚴,使一些大學生做出了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沉迷網絡游戲,使一些大學生逃避了現實的壓力與無奈,無視了學習的重要與父母的期待,從而耽誤了學業,貽害了身心;網絡游戲令一些大學生意志消沉、行為消極,出現自卑及社會功能退化、害怕社會、拒絕融入社會的心態。
2.網絡炫富媚權的價值文化使大學生呈現出價值取向上的功利心態。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網絡文化作為一種新型的文化載體,對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產生日益重要的影響,同樣也影響著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以“郭美美微博炫富”、“我爸是李剛”等為代表的社會上一些瘋狂的炫富行為以及大學生的拼爹現象,就是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典型反映。
3.網絡社交文化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網絡文化使大學生產生了人際關系上的冷漠心態,網絡的出現與廣泛應用,特別是近年來社交網站的迅速發展,網絡大大拓展了大學生的交流交往的空間,在給大學生人際交往提供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影響了人們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使一些過度應用社交網絡的大學生產生了人際關系的危機,形成了網絡人際孤獨癥。部分大學生對網絡的過度迷戀,長時間地使用社交網站、聊天工具、電子郵箱等,他們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網絡上,對周圍的人群漠不關心,對人缺乏信任感,疏離近距離的溝通,對現實社會的人際情感變得麻木和冷漠。一些人對網絡社交的嚴重依賴已經到了“沒有評論,就喪失了交流能力;沒有微博,就沒有了人際關系;沒有網絡,就焦慮萬分,坐臥不安”的境地。
四、結語
大學階段正處于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當前的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如影隨形,無處不在。網絡文化的良與莠需要我們全面正確地認識和加以引導。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這一影響普羅大眾的網絡文化,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既存在積極性的一面,也存在消極性的一面。面對大學生這一龐大的網絡用戶群體,我們要高度重視對這一群體文化價值取向的引導,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步入深水區,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矛盾都進入集中呈現和多發時期,培養人們積極、健康、向上的網絡素養,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和環境,是我國網絡文化健康發展的首要保證和基本條件。政府應當高度重視當前的網絡文化建設,賦予網絡文化以鮮明而突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髓,高度重視網絡文化的運用和管理,讓網絡文化成為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大繁榮大發展的新引擎。
作者:吳俊平 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