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室內設計論文
一、高職高專室內設計的知識結構和職業道德
(一)設計美學理論知識
1.構成基本原理,設計人員必須對造型的形式、要素等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對原理能夠正確的運用。而且也要掌握制作技巧,累積一定的制作經驗,能夠從其他的藝術形式當中汲取經驗,使其為設計服務。2.構成原理的專業運用,設計人員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將原理反映在設計當中,而且能夠根據室內設計的功能要求、風格要求、氣氛特點等,選擇合適的設計語言,結合專業審美的特點和規范來進行設計,且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
3.室內設計原理,設計人員需要熟悉室內設計的審美特點,結合建筑物的相關屬性、功能要求等,進行美學方面的設計創造。而且還必須要具備相應的創造能力和設計能力。
4.室內設計學概論,設計人員必須熟悉東方和西方的建筑裝飾設計史,了解不同的設計理念,而且對未來的室內設計發展趨勢有一定的了解。
(二)專業表現能力
1.室內效果圖的快速手繪表現,設計人員能夠快速而有效的表現客觀的室內場景,根據設計的風格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
2.室內效果圖的精致手繪表現,設計人員能夠逼真而準確的表現室內設計的場景,表現的方法豐富多樣,而且具有藝術性和真實性。3.軟件操作技能,設計人員能夠熟練的操作3DMAX,能夠進行3D建模,設置光影,根據設計圖快速的建立場景。
(三)工程決算能力
除此之外,室內設計還涉及到工程的預算和決算。
1.材料預算設計,設計人員能夠根據工程的設計需要,選擇合適的配套材料,選擇合適的材料使用方案,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2.工程項目費用比例設計,設計人員能夠根據工程的設計要求,合理地分配項目的費用機率。
二、當前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存在的教學問題
室內設計有兩種,一種是公共空間設計,另外一種則是居家設計。通過室內設計,可以滿足人們對空間質量的審美需要。室內設計又涉及到工藝美術知識和建筑知識,因為其知識結構比較系統,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一)知識結構單一
室內設計不是簡單的家具擺設,很多學生認為室內設計僅僅只是對家具進行重新擺設,從而達到美化的目的。從室內設計課程的設置來看,這非常的單一,而且不全面。因為只注重世界潮流和美觀,所以脫離了建筑設計的各門學科知識。大部分學生僅僅只是將室內的物品進行了重新的布置,卻沒有考慮到其他方面的東西。還有一些學生,只會照搬書本和別人的作品,沒有弄明白室內設計的真正含義。
(二)過分依賴計算機技術
計算機技術出現的時間并不長,卻給社會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同時也促成了很多的新興職業。對于設計而言,計算機同樣也非常重要,因為CAD、photoshop、3DMax等一系列的軟件是設計必學的。用這些軟件設計出來的圖會比手繪更加逼真,效率也更高。但是一部分學生過分依賴計算機技術,將計算機作為重點,忽略了設計這個方面。就連最基本的構圖——草圖——表現——修改這四個步驟也被逐漸的簡化了,變成了一邊用計算機表現,一邊修改構思,只求趕快完成任務。
(三)過分依賴新興技術
在學習設計的時候,同時也需要學習素描、色彩、建筑、透視等知識。但很多高職高專院校急功近利,透視還沒學,素描還沒畫好,就開始學習軟件知識。學校自身不重視傳統的技藝,太過于依賴新興技術。認為僅僅只需要軟件就可以設計出好作品,但這會使學生不能打好基礎,更不利于學生將來的發展。
(四)不注重實際運用
很多學校的室內教學都存在理論脫離實際的現狀,教師的理論知識過多,忽略了實際運用和實踐。甚至還有一些學校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如果不將知識進行實際運用,學生就完全無法理解,甚至不知學的是什么。此外,一部分院校仍然采用多年前的教學模式,一個主干課程少則30幾個課時,多則60幾個課時,課程完全得不到深入。學生對一門課程剛剛有所了解的時候,便草草的結束了。
(五)教學的觀念落后
長期以來,人們對室內設計缺乏全面而正確的認識,很多教師習慣以美術教學的方式來實施室內設計教學,甚至將繪畫基礎練習作為室內設計的教學基礎。因為受到這種傳統感念的制約,很多授課教師不了解新技術、新知識,教學觀念落后,教學的內容也非常陳舊。還有一部分教師,過多的沿用了傳統美術學院的訓練方法,從幾何形體、靜物、石膏像到人體,因為室內設計是對室內空間的創造,設計語言會更多的著眼于點、線、面,而美術的訓練方式,不能真正地解決室內設計的造型問題。
三、高職高專如何科學的培養室內設計人才
(一)加強學科與學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學校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對待課程的改革,加強學科與學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設計內學科需要和美術、建筑、雕塑、景觀、平面設計等方面融合。因為室內設計是以空間作為主體,研究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而且要探求設計美的生成規律。如今僅僅只局限在一個小的范圍內,那么就無法適應將來的發展。教師在課程改革方面,需要運用動態發展的原則,注重學科內部的交叉和融合,不斷在教學中增加新的知識點、方法以及信息等。而且也要結合實際案例,不斷更新教學的內容,因為教案每一年都在不斷的修改和壓縮、變化當中。教師要摒棄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來看待新的問題,摒棄從相關學科中得到啟發,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采用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室內設計的重要載體,在學習設計的時候,教師要教會學生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美學進行結合,融入到設計理念當中。
1.運用傳統符號
我國的傳統符號有很多種,比如古代的圖騰紋飾、宗教的紋飾等。這些符號是前人在生產勞動、修建房屋時積累的經驗和智慧,而有的則是精神生活的追求和體現。在當代,這些符號仍然有著非常大的用處,人們將這些符號用于裝飾。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運用這些符號,將這些符號用作室內設計的元素。一般的方法有:采用抽象簡約的方法對整體和局部進行藝術加工,原則是可失傳統之形,不能失去傳統之韻,也使傳統的儒、道、佛中的某一種文化在結合現代的功能和技術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延續。在室內設計中還要采用拼貼符號,從而讓新和舊、古和今產生一定的聯系,最終形成新的藝術形象。此外,在設計當中還可以借用外來文化當中的一些元素,將其與本土文化元素結合起來。
2.色彩和光的處理
色彩通過視覺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而且能對人的情感起到一定的作用,甚至左右人的思想和情感。色彩本身沒有美或者不美的區分,但是室內空間的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下,色彩處理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類似色,另外一種則是對比色。類似色指的是色相環上相鄰不遠的兩色,類似顏色彼此接近,統一而且有輕微的變化。對比色則指的是兩種較遠的色相進行搭配和互補,也就是常常說的“補色”。色彩還有另外一種形式,叫光影,光影的存在需要以具體顏色作為載體,在室內設計當中,光影也是傳達信息的一種工具,可以改變環境和氣氛,甚至能夠創造出特別的空間情調和意境。
(三)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會他們舉一反三。計算機技術的出現,使得作品的設計更加的簡便,效率也更高,同時這也使一些學生養成了懶惰的心理。在遇到設計題目的時候,學生沒有去思考,而是去網上尋找借鑒圖片。他們沒有依靠自己的知識來對題目進行分析,所以設計出來作品僅僅只是其他作品的借鑒和模仿。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避免學生一味的模仿和借鑒。首先要讓學生對一個設計作品進行分析,分析其優點,說出作品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其次要讓學生討論怎么樣去對作品進行改進,通過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學生領悟到真正的設計知識。下一次學生在看到同類型的題目時,就能夠舉一反三了。
(四)擴大知識范圍
此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擴大知識范圍,引導他們進行創新。創新和靈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眾多的知識面和一定的思維過程積累之后的靈機一動,同時也是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但很多的學生會忽略這個問題,這會使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思維狹窄,不能打開眼界。設計是集各方面的知識為一體的一個行業和領域,而且是靈活、多變的,不會有太多的束縛和模式。而且不同的設計題目有著不同的風格,比如,當今很流行的室內風格有田園、中式、歐式、簡約等。如果根據室內空間的功能去劃分,又可以分為起居、兒童、書房等,每一個不同的風格,都需要設計者去了解相應的知識。因為室內設計不僅僅只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起居要求。因此教師在平時需要多多幫助學生擴大知識范圍,給學生提供交流、討論的機會,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另外還要鼓勵學生多多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充分的考慮設計的實用性和舒適性。
(五)建立適應實踐教學的環境和機制
室內設計的理論非常重要,它是實踐的基礎。教師要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結合,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機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教師要求學生對酒店管理實訓室進行改造,重建一間四星級酒店大廳和客房。先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數據尺寸的測量,對裝飾的優勢和特點進行分析。其次要讓每一個小組的學生對酒店大廳和客房進行設計,對于設計出來草圖,教師要對其提出建議。在完成了平面圖和效果圖之后,再選擇適合酒店的最終設計方案,讓學生參與到裝修的隊伍當中。整個過程讓學生學會了正確的設計,掌握了設計方法和步驟,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能夠為學生將來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引進一些實訓的項目,帶領學生參加實踐,使學生在實踐當中學到新的知識。
(六)提高專業老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除了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遵紀守法,還要具有高超的專業技能。因為當前科學技術在不斷的更新,新工藝和新技術也出現了很多。如果教師僅僅只依靠傳統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模式,那么就不能適應需要了。因此學校需要為教師提供培訓和進修的機會,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教師自身也應該關注國內外最新的行業動態、設計理念,以及教育學科的變化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隨時隨地將最新的知識運用到設計教學當中去。
(七)使課程和就業相結合
如今,室內設計專業的畢業生越來越多,這使得就業門檻有所提高。很多就業單位都要求工作人員有較強的實踐工作能力,且專業技術過硬,素質夠高。也因此,學校在培養室內設計人才的時候,必須將就業作為原則,使課程和就業相結合。因為室內設計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和領域,設計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策劃能力、表現能力、組織能力、軟件操作能力,才能夠適應崗位的需要。高職高專院校必須要科學的設置課程,除了要設置一些提高學生構思能力、表達能力的課程,如計算機、圖形、文字課程之外,還要增設材料、預算、工藝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最后,學校還需要創建實習的基地,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和企業合作,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又了解了企業的動向。
四、高職高專室內設計教學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而且高等教育也面臨非常嚴峻的競爭形勢。為此,很多高職院校必須審視自身,合理的進行定位,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滿足國家和社會對職業人才的需要。對建筑裝飾、室內設計這一行業進行分析,很多企業都需要“一專多能”的設計人才。這里所說的“一專”指的是在計算機操作軟件、創意設計和表現、裝飾構件工藝等都兼通的情況下,對其中的一項非常精通。而“多能”則指的是比較強的溝通能力、審美能力以及非常高的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從企業對室內人才的需要來看,可以反映出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為了培養出能力更強的設計人才,學校必須將“一專多能”作為培養的目標。在培養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的接受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適應將來的工作崗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家居和空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實用,更要求美觀、時尚。因此室內設計又關系到材料、建筑、美學和風格等。另外室內設計的風格也處于不斷變化當中,再高檔的室內設計也最多只有10年的存在壽命。相關企業如果缺乏前瞻性,那么就會被市場所淘汰。因此,高職院校的室內設計專業需要遵循這樣的原則:以明天的技術來培養今天的學生,使他們能夠為將來服務。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從根本上滿足市場的需要。
作者:陽柳 單位: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