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工業建筑管理論文
作者:言頻 單位:無錫市惠山區文化館
1.不斷提高文化館的服務水平
文化館若想提高服務水平,必須緊緊把握陣地優勢,加強業務功能的完善,這也是對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提出的新要求。根據我國文化館的不同定位,應設置多種多樣適合當地群眾文化需求的文化活動室,如音樂舞蹈室、美術書法攝影室、文學創作室、戲劇曲藝室、群眾文化調研室、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職能部門;另外,文化館還應加強文化服務設施的建設,如標準演出劇場、舞蹈排練廳、美術書法攝影展廳、多功能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廳、文物藏品博覽展廳、地方歷史名人展廳等。隨著文化館功能的建設齊全,既能滿足各種培訓講座、文藝演出、舞蹈排練等各種服務需求,同時也能成為廣大群眾參觀學習的重要窗口,成為群眾了解歷史文化、欣賞藝術、探索民族民間文化的途徑。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社會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文化需求呈現了綜合化、多元化的要求,文化館的各種文化服務不僅需要完善適應的硬件設施,還要提供創造高質量的文化熏陶軟件環境。同時繼續深化文化館內部改革,制定健全的考核績效制度,定項目定要求,定標準定獎罰,以人定責,以此不斷提高文化館的服務水平,給廣大群眾帶來更多的精神產品。
2.保障經濟來源
過去文化館的經費來源主要為以文補文、政府支持,文化館實行免費開放制度后,以文補文已不再存在。隨著免費開放,參加活動人數和活動項目的日益增加,對文化館的管理力度和運營成本隨之加大。因此,必須加強文化館服務體系的經費保障,除了及時根據文化館設施規模、活動項目及區域經濟人口總量等因素確定財政撥款額度爭取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外,還應拓展投資渠道成立文化發展基金,并加強社會宣傳,提高社會贊助力度,發動社會企業捐贈,鼓勵并吸引有實力的企業家加入對文化館免費開放的支持與贊助,實現資源整合共建共享。
3.創新文化館的服務內容與形式
文化館是開展群眾文化服務的重要職能部門,應以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優化服務內容與形式為不斷進步的目標。文化服務可以體現出多種多樣性,滿足不同群眾的不同需求,這是提升文化服務能力與水平的主要標志;也是文化館服務的魅力所在。因此,文化館必須緊跟經濟發展與時代進步的形勢,不斷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的專業化建設,提高公共文化的普及水平,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與形式,為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另外,除了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與形式、普及文化服務,文化館的工作還必須以群眾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并根據各地風俗習慣和審美差異及時提供滿足群眾需求的服務,讓文化館的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基層、方便群眾。要滿足群眾文化生活的不斷變化,加快對文化服務內容的創新,改善文化服務形式,豐富文化服務的內涵,提高文化服務質量與水平,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文化館應堅持面向群眾、面向基層服務,探索與基層群眾需要相符的新內容,廣泛組織開展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專題活動,使服務能符合群眾需要,被群眾廣泛接受并歡迎,真正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
4.完善組織管理職能
若文化館僅靠幾名專職文化干部自身的文化產品,是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因此文化館必須加強組織指導職能,組織創造多種精神文化作品,將精神文化大餐獻給廣大群眾。要滿足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不僅僅是閉門造車向館內工作人員要作品,更應打開大門,廣泛吸取群眾意見,將社會中原本分散的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起來,籌建多種群體性文化藝術隊伍,如:舞蹈隊、腰鼓隊、秧歌隊、龍燈隊、戲劇隊、書畫協會、攝影協會等,文化館則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承擔起策劃者、組織者、工作者、輔導者的作用,盡量擴大群眾文化生活空間,充分發揮文化館的公益文化作用。
5.全面提升群眾精神素質
隨著我國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要求也越來越高,針對這種實際情況,文化館首先要狠抓自身隊伍的培訓和提高,注重復合型人才培訓,提倡一專多能、多專多能,強化人才戰略意識,及時舉辦培訓班,積極挖掘藝術人才潛力,通過開展培訓講座,提高群眾的綜合文化素質,滿足社會發展需要,豐富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在開放活動中還可以組織選拔文藝愛好者的“志愿者”義工,發揮自我管理的作用,提升綜合素質。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可以以點帶面,輻射到各個階層,促進本地區群眾文化工作有序開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新局面,促進社會全面發展。
積極推進文化館免費開放是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重要任務,為了加快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必須將群眾文化提升到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任務與目標的層面,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群眾文化事業的基本特征,文化館的工作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宗旨,通過創造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促進社會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共同進步與發展,建設和諧社會。
由上可見,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具有積極意義,但是文化館的管理者與工作人員必須以積極態度應對免費開放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認真總結在開放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探索解決的新方法,不斷提高文化館的管理水平,強調服務意識,充分發揮文化館的宣傳教育職能,拓寬服務領域與服務方法,增設更多人性化的服務項目與活動設施,提升文化的感染力與輻射力,全面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會上的講話》關于“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先安排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設項目,抓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基本文化設施,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下鄉活動,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力,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指示精神,進一步推進文化館事業的繁榮發展,為建設文化強國實現社會文明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