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采購管理論文
1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優勢
1.1能夠保證完整、準確卻具有時效性
高校儀器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因為具有統一性,因而能夠利用數據庫將信息及時更新或者是共享,可以在多個數據庫之間進行。這樣大大方便了職能部門之間對信息的獲取,可以隨時獲取完整而且準確的信息。這樣也就為高校儀器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下的采購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例如,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實施,當需要對貴重儀器進行設備購置論證時,就可以直接通過這個管理系統提供的信息,來了解學校在用的設備和已經購置的同類的設備的情況,而且可以了解到采購的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折損以及保養維修的情況,同時還能夠了解到產品的性能,為以后的采購管理提供參考,能夠有效節約成本,避免資源浪費。
1.2節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高校采取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是一種具有一體化特性的信息管理模式,具有強大的數據和信息處理功能。學校的相關管理部門能夠對這些信息進行綜合處理,使信息和數據生成統計報表,且處理的速度非常快,能夠節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1.3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益
學校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后,校內的各個職能部門能夠及時了解到學校設備的采購情況,各個部門可以相互監督,共同進步,從而保證了在管理流程中不會出現失誤或者疏忽現象,從而能夠有效提升管理效益。
2高校儀器設備采購管理的現狀
實行動態管理模式是目前高校在設備采購方面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多個管理系統完成設備周期的階段管理工作,相對獨立,設備信息共享性差,這種方式效率比較低。
3高效設備管理的存在的問題
3.1管理數據不能共享,難以實現跟蹤管理
目前,由于各大高校的設備管理系統的識別編碼沒有統一,這就導致了設備管理的數據不能夠及時得到交換和共享。尤其是在計劃階段和采購階段,因為有較多的不確定性和較多變化等客觀性原因存在,也就使“論證系統”和“采購系統”等管理系統中的數據很難與“資產管理系統”實現共享,因此,目前在對某臺設備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追蹤管理時,需要動用多個管理系統,還需進行數據的人工核實,既不方便,也容易出現差錯。而資產管理系統與學校財務管理系統之間也大多未能實現數據的交換共享,這也是不少學校資產的實物賬與財務賬之間存在不同程度偏差的主要原因。
3.2綜合統計功能差,效率低
因為管理系統中數據庫和數據標準之間有一定的差距,這就降低了統計結果的可靠性。而如今的高校現有的管理系統沒有跨數據庫綜合查詢的功能,還僅僅是依靠人工來進行。如高校在進行貴重儀器設備購置論證時,相關部門需要事先了解其他同類設備的擁有和分布情況,以及使用率的相關數據,以避免重復購置。而要獲得這些數據,需要在多個管理系統的數據庫進行查詢、核實后,再人工進行數據合并、統計,不僅費時費力、效率低下,而且難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3不利于部門溝通協作,容易產生管理漏洞
在高校中,設備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管理工作是由學科建設規劃部門、招投標管理部門、設備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分工協作完成的。由于不能在同一個管理信息系統中運作,這些職能部門之間有時會因工作信息不暢而出現管理流程中的漏洞,造成工作進度滯后。例如,設備購置計劃通過論證后,應及時進入計劃實施階段,但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一些部門往往不能及時監測計劃實施的具體情況,這就會導致相關職能部門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也就無從談解決措施了。就是因為這些設備和相關部門工作配合問題,導致無法正常進入采購程序,在管理上易出現漏洞。
4加強設備采購管理的措施及建議
加強學校設備采購管理就是要對儀器設備的全生命周期進行有效管理。即對準備期、采購期、使用期和處置期這四個階段進行管理,在這些階段的使用過程中對設備及時管理和調撥。
4.1提高信息質量
信息是儀器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利用信息技術,完整記錄設備的詳細信息,同時為供應商、廠商、使用單位、使用地點和使用人員日志建立信息檔案,實現對設備全過程的效益分析和現狀分析、供應商質量評估、用戶擁有和使用分析,為學校設備配置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為了提高信息數據的質量,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必須與學校其他管理信息系統共享和交換數據,如人力資源、財務、校園信息、招投標、科研、房地產等管理系統。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即時共享這些系統中已有的基礎信息,如責任人、使用人、中標信息、科研項目、經費來源、校園房屋等信息,可以全方位地對設備進行定位,更準確地與其他部門進行工作同步與合作。
4.2強化實物管理
①加強實物驗收。設備一旦采購進校,必須進行現場開箱驗收,建立完備的驗收檔案和入庫臺賬,包括實物拍照、驗收報告、電子標簽等,采用電子檔案管理模式。②在設備使用過程中,制定并執行維修保養計劃,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和維修,確保設備始終處于完好狀態,能夠隨時服務于教學和科研,使設備發揮最大效能,提高使用效率。職能部門掌握設備狀態后需要及時跟進相應舉措,對于設備使用狀態和效益良好的使用單位,可放寬核準下年度采購計劃;反之則嚴格審批,必要時可將儀器調撥至其他單位。
5結語
近年來,各高校都在探索優化儀器設備管理機制,制定并形成切實可行的措施和途徑,最大化發揮儀器設備對于教學科研的支撐作用。設備管理與財務管理實現協同性,實行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這是資產管理視角下對高校儀器設備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不僅有利于儀器設備的管理,還將推動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改革與創新,促進學校的改革和發展。隨著教育部新的財務制度的實施,高校將開始關注設備折舊,并將貫穿于設備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創新儀器設備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積累固定資產更新資金,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作者:張永彩 單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