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英語論文
一、符合兒童的心理,年齡特點,在教學的活動中學,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教
(1)利用活動時間,學生自制教具。學生們動手能力很強,做一些常用人“Danny,Jenny,LiMing”頭飾,圖片,自己縫制一些手偶,刻一些頭像等,做完后進行展覽,加以評比,獎勵或表揚,哪怕是一個“小星星”,一個“小紅旗”,學生們都會積極參與。
(2)布置一些與所學內容相關的手工制作特別是在講與我們日常生活貼近的東西時,布置一些小手工,如在講英語的十二個月時,單詞多而且干巴巴地講,學生很難一下子記住,所以讓學生們自作小掛歷,并用英語記下這個月的名稱,上面附以這個月的具有代表性的圖畫,那么,在制作過程中,同學們很輕松地記下了這些單詞。
二、課堂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正確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重要環節之一
有效地組織課堂練習,創造一種學習應用語言的環境,會幫助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應用能力。組織練習應做到:
(一)全面訓練,階段側重
新教材是一套集科學性、趣味性、交際性為一體的好教材。按教材內容,本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循序漸進地組織課堂練習。首先,為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注意力,使之達到“專心致志”和“全神貫注”的狀態,安排一些簡單的口語練習,如仿說、替換以及重復等形式。即可訓練學生準確迅速地重復教材的能力,又能使學生專注于練習內容。如在學完每個時態后,通過替換主、謂語,訓練學生正確運用不同的人稱和數。其次是在此基礎上,適當加大聯系難度,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鞏固語言習慣,讓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聯系起來,使練習具有趣味性。此階段的練習主要以看圖、看物回答,按提示復述、轉述形式為主。然后組織學生問答并復述課文,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的理解。再次是鞏固練習。學生應用知識解決練習性課題的過程,是他們依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不斷地對課題進行分析綜合的思維過程。因此,本階段以分組表演對話、仿寫、自由交談等形式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生在與所學內容相關的語言環境下進行訓練,會增加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會提高應變能力。如在教授了電話用語及電話留言條的寫法后,給學生出示一臺玩具電話,先讓學生分組完成電話內容,再書面完成電話留言,學生即可在練習中學會應用。這樣的課堂練習,既符合語言教學的規律,又保證了教學效果的鞏固和提高。
(二)形式多樣,活潑新穎
如在訓練學生記憶單詞時采用開火車一條龍循環進行。對話內容可以按照橫豎排問答、同桌互答、有代表性的表演或游戲競賽形式的練習分組進行。這樣的課堂練習生動靈活,學生學得輕松自如,在練習中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和準確應用知識的能力。
三、總結
總之,通過有趣味性的、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科學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英語教學搞好。
作者:王亞軍 單位:昌黎縣茹河鎮大灘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