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從簡到難,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這些過程是必不可少的,不能一口吃個胖子,當然,也不能長久只學一種簡單的東西,這樣等于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卻沒有得到想要的效果。積累的過程需要單詞,詞組,語法,成句,到完整對話,我認為,這些都是小學生也應該掌握的,不必要要求學生學習像初中高中那樣的語法,應該單獨開辟出一些小學生應該掌握的語法,這樣,更能讓學生打下穩(wěn)固的基礎。所有的成果都是這樣日復一日地錘煉出來的,沒有捷徑可言。當然,督促學生完成這項任務的重中之重,就是教師在角色中的轉換,一定要到位而且不拖泥帶水,不能帶有嚴重的等級觀念,這樣才可以讓學生也理解到教師的真誠教學,才能更開心,快樂地融入到教師的教學中去,以達到教師和學生的統(tǒng)一及和諧。英國語言學家認為,英語教學中“趣味性”問題是頭等重要的問題,它是英語學習變得容易的前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歡樂,從課的開始,教師就應該抓住學生的心,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接納英語學習。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采用讓學生抄寫和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達到讓學生記住內容,并沒有考慮到這種方法其實相當?shù)牟缓侠恚⑶医o學生造成的影響之深重。我認為,教師教授課程的同時,關注課堂的趣味性,增加課堂的生動趣味性,一方面解決課堂空洞死板的局面,另一方面更貼近小學生喜歡趣味的心理。例如,可以在課堂中穿插英文的話劇或者表演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在樂趣中將知識點刻記在心中,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那么何樂而不為呢。另外,在營造文化氛圍的時候,一定要與時俱進,不能將老一套的東西重新灌輸在新時代的學生身上,時代總是在發(fā)展的,所以知識也是日漸多樣化,與時俱進,是必須要跟進的一項。新課改中,我們也需要具備一種精神,謙虛好學,與學生同進步,同奮斗的精神,教師不要抱著教小學生肯定什么都沒有問題的心態(tài)來教學,一定要謹慎治學才是應該具備的。比如,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了,去請教教師,但是恰巧此問題教師也從未見過,這個時候,教師切忌說:“No,Idon’tknow.”應該隨同學生的好知心理,認真研究題目,然后給學生講解。小學生心理有極強的模仿和可塑性,在這個時候教師與學生同進步,對學生的引導是最重要的,一個好學認知的教師必定能引導和帶動大批學生積極向上地參與其中。曾經有這樣一個說法,教師有一瓶水就必須給學生半瓶水的含量,但是現(xiàn)在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教師的知識也慢慢地過時,所以教師就必須飲水挖泉,去補充知識的空缺,也許僅僅是一個新詞的說法,但是教師也必須牢牢地掌握其中,好在學生急需這種知識的時候派上用場。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評價主體單一。
新課標明確提出英語課程的評價應根據(jù)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的有效監(jiān)控。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心理學認為:教師的期望與鼓勵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喚起學生內心潛在的自我價值意識和對高尚目標的追求。因此,教師應盡最大的努力來保護好學生的創(chuàng)造和努力,應該用不同的標準來衡量和評價不同層次水平上的學生,以達到好中求精,精益求精的水平。另外教師應該注意,不應單方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應該看綜合指標來做定論,可能學生在學習上并不是最突出的,但是另外的天賦還是需要挖掘出來的。教師的言行都是帶動學生去發(fā)覺自身潛質的最重要因素。從我們現(xiàn)如今生活的條理性來看,教師給學生制定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課程指示也是當前可行的計劃之一,每天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課業(yè)成績,書畫才能測試,綜合指標評比,成績優(yōu)秀者予以獎勵,成績落后者予以帶動分析,從正面來積極引導和幫助落后的學生,慢慢跟進步伐,這樣才能讓學生共同進步,并且共同邁進優(yōu)秀行列。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身為教師,便任重道遠,并且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學生,讓學生向理想進一步邁進為宗旨和目標,努力為教育事業(yè)奮斗,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做到自我檢討和自我升華,以達到同時代同進步,與學生共學習的指標,推動素質教育、和諧教育的發(fā)展與進步,為學生的進步奮斗奠基。
作者:謝艷華 單位: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隔河頭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