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合同管理論文
一、建筑工程合同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
1.有效預防和控制風險
風險具有不確定性,這也是它的本質屬性,但是人們可以采取有效地措施來管理風險。風險的管理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風險未發生時,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有效預防,包括采取正確、合理的防范措施防止風險的出現,利用有效的方法降低風險對建設項目造成的不利影響,為可能出現的風險做預防和準備工作。第二階段,對已經發生的風險進行有效地控制,降低風險造成的損失。對于已經發生的風險,如果只由一方來承擔損失,這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快速的解決風險。如果運用合理的方法對風險進行有效地轉移,讓專門機構或造成風險產生的多方(發包人、承包商等)來共同承擔損失,這將很大程度上降低風險的危害,減輕自身的損失。盡管工程施工已經發生風險,但是施工人員仍需采取措施來控制工程施工進度和質量,安全地進行工程建設。
2.化風險為機遇,創造更高的盈利
風險離不開盈利,承包商是因為想要獲得更高的利潤,才會承擔風險;盈利也離不開風險,風險越大,盈利越高。運用哲學的觀點來說,風險和盈利是矛盾和對立的統一體。如果承包商能在項目招投標以及施工過程中,勤于分析風險因素,合理分析可能出現風險的大小和危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損失,學會化風險為機遇,將獲得更高的盈利。
二、當前我國建筑合同管理存在哪些風險
目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著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合同風險管理的意識淡薄、合同風險管理信息漏缺、合同風險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不高、合同風險管理的體制不健全四個方面,其具體內容如下:
1.合同風險管理的意識淡薄
建筑合同管理存在的風險之一就是風險管理的意識淡薄。有始以來,我國的合同管理受到了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在合同訂立的過程中忽視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僅僅局限于質量的控制與施工進度等方面,沒有系統的、明確的風險管理目標以及具體的風險管理方案。
2.合同風險管理信息漏缺
合同風險管理信息漏洞是合同管理的瓶頸。由于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引起的糾紛,在合同管理的過程中比比皆是。而合同風險管理更是合同管理的薄弱環節,建筑企業沒有給予合同管理足夠的重視,對于對方的違約行為后知后覺,缺乏索賠意識,從客觀上增加了建筑企業自身的經營風險,有充分發揮合同在轉移風險和再分配風險方面的重要作用。
3.合同風險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不高
在進行合同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自身職業素質是否良好是影響工作的基礎因素,所以強化合同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是當前的首要的問題。從事合同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是督察合同履行行為的主體,而現實工作過程中從建設單位到作業人員的風險意識都不高,沒有辦法及時地認識到合同管理內容的變化和新要求,從而很難及時的察覺到風險并給予足夠的重視。
4.合同風險管理體制不健全
合同管理體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合同管理。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很多企業的風險管理并沒有建立系統化、制度化的風險管理體系。建筑企業沒有重視風險管理,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主要依據少數有經驗的人員的個人經驗,具有盲目性,不能減少企業經營的風險。
三、如何降低風險
為了提高合同風險的整體管理水平,針對上述當前我國建筑合同管理存在的風險問題,防范合同管理風險的對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闡述具體的降低風險的方法:
1.加強合同風險管理意識
加強合同風險管理意識是防范合同管理風險的關鍵。在合同訂立的過程中,系統的、明確的指明風險管理的目標,施工之前針對風險管理的目標制定明確的風險管理方案;在合同管理的過程中,防范合同風險,首先應樹立良好的轉移風險和再分配風險的意識。對于行政部門應當加大對合同風險管理的宣傳力度;對于企業來說,不僅提高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和進度意識,更應該在強化人員的安全等方面的意識。
2.完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信息時代不斷深入,建筑企業實施信息化的進程也在不斷深入,迫切地完善風險信息系統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合同管理而言,在投標決策的過程中,企業可以通過完善風險信息系統,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和調查,通過調查找出對工程項目影響較大、引發較大損失的主要風險因素,針對每一類因素制定相應地措施和策略來應對。在項目建設的初期,通過合同以規范化的文字和條例的形式約束下來,達到風險轉移和風險再分配的目的,并建立系統的、明確的風險管理方案,降低風險。
3.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
當前的市場經濟是以人為本的市場經濟,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合同管理人員職業素質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首先,作為企業管理人員應當嚴格的把握人才招聘第一關;其次,在后期在職人員的培訓過程中,根據個人的能力,挑選出具備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管理人員進行合同管理工作;最后,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下,為了順應潮流發展,應當定期的組織合同管理人員進行學習,加強道德建設。
4.健全合同管理機制
建筑風險管理機制是降低風險的重要環節,做好監督和完善制度是風險管理的。監督易出現風險的施工環節:勞務使用管理、資金使用管理、材料設備采購管理,對著三大環節進行重點監督管理;建立完善的仲裁制度,它是適合解決爭議的唯一方法;建立完整的建筑索賠制度,學會科學的索賠,達到轉移風險和風險再分配的動態管理目的。
四、結語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單位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可持續發展、實現科學管理不斷被熱化,建設單位要想獲得最大化的利潤得以生存下去,必須應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來控制每個環節的收入和支出,從而降低風險,確保建筑項目的順利進行。
作者:周培嬌 杜云 冷杰 王忠禮 于焱 戴青松 單位:徐州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管理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