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企業發展論文
第一篇
1中小企業大學生人力資源現狀
1.1企業無法有效利用人才
企業無法有效使用人才主要表現在所招聘大學生員工存在的問題上,一方面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另一方面實踐能力較弱,無法勝任工作。日益完善的市場經濟帶給企業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為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企業勢必會對員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節假日貨休息日加班等。但是,也有不少企業的主管們反映,現在的大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庭的呵護中長大,一直是家里的寶,根本不能吃苦,工作積極主動性較差。而且經調查發現,企業對畢業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從業適應能力和敬業精神比較認可,但是,對畢業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開拓創新能力以及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水平評價不高。用人單位反映應屆畢業生到崗位后不能立即上手,大都需要經過2-3個月的適應期。大學生在學校所接受的傳統教育很少有培訓實踐能力的環節,但是企業想要招聘的是可以直接工作的員工而非需要帶的學徒,大學生實踐能力亟待提高。
1.2企業留不住大學生員工
為了使招聘的大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融入企業的工作,企業往往要付出很多人力、物力、財力對大學生新員工進行培訓,但多屬大學生僅僅把中小企業的工作作為跳板,在工作兩三年積累了經驗后就開始考慮跳槽,使得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面臨“招聘——流失——再招聘——再流失”的惡性循環,造成了企業從招聘到培訓的各種戲院的浪費。而且,由于這些員工沒有創造出應有的價值就離開,不僅影響企業的運營,甚至會造成企業人才戰略計劃的失敗。
2中小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動力分析
2.1中小企業升級需要大量高技術人才
為解決中小企業發展難題,保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的發展,中小企業必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在中小企業尋求發展壯大之路,積極地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進行技術改造,開展各種自主創新、開發自主的知識產權和品牌,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等時期都需要大量的高技術人才參與。企業原有內部員工大部分學歷層次較低,不能滿足企業產業升級的需求,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儲備、相對較高的計算機水平等,是企業發展很好的后備力量,企業招聘文化層次高、有專業技能的大學生勢在必行。
2.2中小企業與第三產業的結合使其就業潛力加大
據統計“,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發達國家是60%-70%,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2008年我國第三產業就業比例為33.2%,就業潛力仍待開發。中小企業具有面廣、點多、經營靈活等優勢,與第三產業提供服務的特征非常吻合,因此第三產業中大多數企業為中小企業。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和方便快捷的服務,這為從事服務業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企業的發展就需要大量擁有一定知識和技能可以更快捷地運用在工作上,因此服務型的中小企業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新的契機。
3大學生到中小企業就業意愿及對策研究
在對大學生就業選擇的市場調查中發現,大學生擇業首選就業單位依然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鐵飯碗”,選擇中小企業的只有極少數。中小企業在吸引大學生就業時面臨的主要障礙表現為:其一,缺乏對企業的宣傳,大學生對中小企業不了解;其二,薪酬福利條件差;其三,不重視員工的培訓;其四,沒有選拔人才的合適途徑,而且不重視企業文化對“留人”的重要作用。因此,企業要增強其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招聘優秀的人才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構建有吸引力的薪酬體系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員工的最初需求是重視物質需求大于精神需求,只有在物質需求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精神需求才會占重要的地位”。剛畢業的大學生社交支出大量增加,甚至有些還背負助學貸款的債務,在找工作時最看重的就是薪酬福利和是否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相符,薪酬福利是排在第一位的。企業可以提供較好的薪酬福利吸引優秀的畢業生,同時按照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配給相符的工作崗位,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大學生的特長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也能增強大學生的工作滿意度,降低員工的流動性,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2采取多樣化的招聘形式
中小企業要重視對企業及品牌的宣傳,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可以請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到學校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方式,或者請已經在企業工作的校友回校進行經驗交流,讓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并采取實習招聘/校園招聘和網絡招聘相結合,吸引合適的大學生。
3.3重視企業的實力選人和文化留人
企業提供實習崗位,招聘實習生見習生,不僅加強了學生和企業的相互交流,同時也有利于企業選拔合適的人才。企業文化在留人育人方面的作用是被眾多學者專家認可的,企業可以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贏得社會榮譽,逐漸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并通過實習生的切身感受,讓企業文化提前進入大學生的視角,通過企業文化的熏陶使大學生產生主人翁感和自豪感,愿意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而努力。
總的來看,大學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具有現實性和可行性。準確把握好中小企業的需求和大學生的擇業意愿,對于促進大學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畢?嫻 單位:陜西中醫學院
第二篇
一、黑龍江省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不足的原因
1.缺乏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
黑龍江省中小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是資金短缺、融資渠道不暢。除了內部的原因,黑龍江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不健全是深層原因。信用擔保機構,如信用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和信用制裁信用登記制度的缺乏,而不是信用擔保機構充分了解該公司的信用狀況,改善風險管理。
2.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地方政策協調性不強
對經濟的工業部門缺乏協調,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是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不能有效解決長期的問題。中小企業資金的政府管理,這是很難安排,以支持財政資金的使用,導致中小企業形成金融支持政策的整體效果,減少財政政策的影響,支持中小企業。
3.中小企業自身信用制度建設滯后
在黑龍江省包括社會信用體系的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的缺失,還包括企業信用狀況,中小企業已成為黑龍江經濟快速騰飛綁定一個突出的問題。一些成本低,缺乏有效的治理的信用行為,企業繼續蔓延,對企業和當地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在中小企業缺乏支持信用系統視圖,它是很難獲得貸款。
二、財政要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1.加大對中小企業財政補貼的力度
擴大財政補貼范圍。無論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自主創新是中小企業的支持,這種支持可以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支持。以黑龍江為例,除了一個小企業的財政補貼,但也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風險投資補貼增加。有助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形式的補貼,以進一步提高金融創新市場的投資比例,資本不僅可以支持私人投資導向政策起指導作用,而且還可以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2)增加信用擔保產業發展的支持,財政補貼。第一,財政補貼將降低系統風險,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財政撥款,使創業與創新的研究;其次,一次性資金支持信用保證建立一個由政府資助的。建立支持中小企業的各種財務補貼專項基金的發展。一個是財政補貼對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建立使用。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是經費的缺乏。經費建立能夠滿足中小企業的條件,按一定比例,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與投資按照共同完成,通過對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為實現這一基金項目的補貼。二是財政補貼設立專門的貸款擔保基金的使用。
2.通過財政貼息讓中小企業得到更多實惠
擴大中小企業的財政貼息范圍。財務效益不僅與中小企業的政策,但也將擴大一些特殊行業的范圍,在中小企業的農業產業的一部分,也不參與中小企業近年來擴展現有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對中小企業的財政貼息政策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確保大部分中小企業享受的好處。通過財政貼息提升中小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市場競爭力不強。通過財政貼息政策,提高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合作項目,中小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的升級,高附加值的趨勢,小型和中型企業的主要產品。
3.用財政力量對中小企業進行貸款援助
支持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在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中政府的財政資金會發揮重要作用。政府要利用好財政資金,把擔保機構資本金規模擴大,可以從財政預算入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直接實施財政投融資政策。黑龍江省金融支持、聯合開展、金融論壇、銀企對接和其他形式,中小企業創造和相關組織的合作平臺。運用財政資金成立專門的投資公司,在黑龍江省投資國家產業規劃線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關注支持的行業,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黑龍江省,設立投資公司可以直接投資,因此,對長期的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穩定發展。
作者:趙凱 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
第三篇
1新疆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的中小企業發展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差距。由于歷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新疆中小企業的發展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還沒有完全形成,新疆地處西部偏遠地區,區內多民族聚居。相對于東部沿海,經濟欠發達,市場意識不強,社會信用環境欠缺,這都影響了新疆中小企業的發展。二是新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社會服務體系尚不完善,部分扶持政策不能夠得到有效落實,中小企業負擔較重。三是新疆的產業集群尚未形成,大企業集團和中小企業的協作配套不緊密,中小企業產業鏈延伸的作用沒有得到發揮。四是中小企業發展存在嚴重的地區間不平衡現象,中小企業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北疆地區,南疆地區的中小企業發展明顯滯后。
2“江蘇經驗”對新疆發展中小企業的借鑒
在新疆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習先進經驗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顯得尤為迫切。參考江蘇發展中小企業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土實際,對新疆的中小企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2.1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構建良好制度環境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自治區《關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新政發〔2010〕92號)基礎上,積極促成中小企業扶持政策步入法規化層面,將中小企業發展納入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統籌和協調各方面力量。
2.2明確中小企業局機構職能,推進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建設江蘇省中小企業局在制定中小企業發展計劃,協調各部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自治區中小企業局于2010年12月剛剛成立。新疆各級職能部門應當參照江蘇經驗,充分認識中小企業局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中所起的作用,積極配合中小企業局開展工作。中小企業局應當明確自身職能,負責制定區域中小企業發展規劃,承擔起協調各部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作用。同時中小企業局應定期對全國各地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進行匯總,結合新疆實際進行推廣。
2.3支持金融創新,根據新疆實際開發金融創新產品建立網絡金融互動平臺,定期公布地方政府推介的優質企業信息和金融機構的中小企業金融創新產品,大力推動銀企對接和信息溝通。支持新疆金融機構借鑒外地經驗,根據新疆具體實際開發金融創新產品。如新疆擁有一批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但是中小企業發展卻相對落后,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并沒有很好的實現產業配套發展。應鼓勵商業銀行開展針對中小企業的“大企業應收賬款抵押貸款”和“大企業訂單抵押貸款”創新服務,促進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的配套發展,以大企業的商業信用為基礎擴大中小企業授信規模,進而促進對新疆產業集群形成的金融支持。
2.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克服中小企業發展資金瓶頸人民銀行和相關部門建立溝通聯動制度,擴大信用實驗區試點范圍,加快實現全疆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和地方財稅系統的信息共享,為銀行授信提供更為翔實的信用數據資料。同時,加速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將信用擔保機構納入統一管理
2.5建設技術服務平臺,推動產業集群形成學習江蘇利用技術服務平臺促進產業集群形成的做法,在企業聚集地區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建設技術服務平臺,如在石河子?阿克蘇等地建設棉紡織業技術服務平臺,在哈密建設煤電煤化工技術服務平臺。以科技支撐推動產業集聚,進而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群。
2.6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助力中小企業市場開拓和品牌建設建議在各地州經信委建立信息反饋制度,指定專門機構對中小企業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對存在的中小企業亂收費?設置門檻等現象進行監督;受理中小企業投訴,保障中小企業權利。
2.7開展人才培育服務,創造中小企業發展軟環境實施新疆人才戰略,設置專項資金對來疆創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給予幫助扶持;實施人才培育計劃,為新疆企業家提供免費管理培訓,對給予企業家進行管理培訓的社會機構按照培訓人數給予資金獎勵。建立專業網站免費提供現代企業管理?財務知識的網絡視頻講座;創建中小企業培訓基地,及時將前沿領域的管理知識和技術創新成果引入新疆,創新培訓機制,拓寬培訓渠道。
作者:鄧瑤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