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認識,強化安全管理
1.1安全教育要有針對性
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是為了員工能夠在實際的施工操作中掌握更加詳細的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從而更好地在生產過程中注意操作的規范性,從而保證施工人員不會因為操作的不規范而發生一些安全事故。對項目的電力人員進行教育是為了管理人員能夠更加科學、更加合理地組織安全生產管理活動,能夠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能,自覺依據相關的法規和制度對其進行管理和監督,在發生危險時能夠有處理應急事務的能力,,在正常的建設和施工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安全生產管理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和管理技能,從而更好地完成電力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工作。項目安全管理應該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施工人員的安全才能有更強的保證,相關的管理人員必須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
1.2提高項目安全管理人員水平的途徑
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強安全管理實踐,實踐經驗又可以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間接經驗就是通過對知識理論的學習而獲得的經驗,實踐也能夠使管理人員在管理工作中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從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2、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危險、危害因素盡管表現形式不同,但從本質上講,之所以能造成危險、危害后果,均可歸結為存在能量、有害物質和能量、有害物質失去控制等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并導致能量的意外釋放或有害物質泄漏、擴散的結果。要控制能量、有害物質,從項目安全管理上來說,可從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環境條件、安全管理這四方面進行控制。要對不安全因素進行適當的管理和控制,操作的不規范性、和設備的不安全性都會造成施工建設的不安全狀態,所有的設備都有一定的使用規范和使用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只有在實際的操作中嚴格按照相關的使用標準對其進行使用、維修、保養,就能夠更好地保證施工的安全性。科技的不斷進步也促進了相關技術的發展,只有運用高科技去做好設備的保養和維護工作,安全生產才能夠在設備的安全性上予以保證,才能更好地維持施工的安全狀態。要合理利用、適應環境(時間、空間和技術)條件:空間是指作業的環境,作業的時間要考慮加夜班、節假日、人的精神狀態等因素,要百倍警惕事故多發時節。任何先進技術都有特殊的安全問題,選擇生產技術的首要條件是安全可靠,安全技術研究就是針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事故開展研究;針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危險現象開展研究;針對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危險現象開展研究;結合新技術發展提出的新問題開展研究。
3、項目管理層如何搞好項目施工安全生產
3.1項目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形成正確的項目安全文化
項目管理人員處于決策地位,是執行決策的決定因素,是同事故作斗爭的核心。項目管理人員要把項目安全生產基本特征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來抓。
3.2建立科學的戰略思想
我們堅信,出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外,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和預防的。事故與安全是一對永恒的矛盾,這就要求我們建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安全是項目管理成功的基石,是項目效益的前提。
3.3加強安全管理的方法
積極推行設備狀態檢修,提高設備可靠性。狀態檢修實行設備點檢定修制,在許多發電廠得到了應用。設備點檢定修制就是以設備點檢為核心的設備維修管理體制,是實現設備可靠性、維護性、經濟性,并使上述三方面達到最佳化管理的體制。點檢定修制從過去傳統的以“修”為主的管理思路轉變到以“管”為主的思路上來,變過去設備壞了再修或周期到了就修為設備的預知檢修,通過對設備的狀態檢修管理,有效防止設備過維修和欠維修,從而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提高設備利用率。加強安全技術教育、培訓工作,提高人員素質。提高人員素質不僅僅是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也是企業整體發展的需要。要重點把握好培訓對象、內容、形式、效果等4個環節,切實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培訓對象的層次性和培訓形式的多樣性,把職工安全知識、安全技術水平、業務能力與職工個人業績考核相結合,與激勵機制相結合,使企業管理人員及職工達到較高的業務水平、較強的分析判斷和緊急情況處理能力,使廣大職工把安全作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實現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
4.結論
電力工程的建設中,安全管理是整個項目中的重要環節,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促進電力工程的建設,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和健康,從而促進了施工效率的提升,為企業贏得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作者:孫天惠 單位: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牡丹江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