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伴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教育教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日益先進,現代教育技術已應用到教育的各個領域。筆者于2002年以執行人的身份負責河南省“英特爾○R未來教育”師資培訓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將現代教育理念、先進學習方式和現代教育技術融合在一起,實踐和體會到一種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建構主義培訓模式。
1“英特爾○R未來教育”的概念和一般模式
1·1“英特爾○R未來教育”項目簡介
“英特爾○R未來教育”項目,是英特爾公司為支持計算機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利用而設計的一個全球性的教師培訓項目,該項目的目標是對一線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懂得如何促進探究性學習,能夠將計算機技術與現有的學科教學密切結合,最終使得學生能夠提高學習成效。
“英特爾○R未來教育”的教學形式與群體學習和個別學習方式不同,是以小組的形式,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合作和互助學習。這種學習要求學員主動地尋找學習伙伴,共同探索問題。這種學習中的合作,不僅包括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合作,也包括個體與小組、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合作,同時還包括學員與教師之間的、人與教育技術之間的合作。
在學習中,一方面學員相互合作、共同享用現代教育技術資源的信息,開展學習交流和討論;另一方面能充分地發揮學員的主動性、創造性,有利于問題的理解、知識的掌握,能促合作與探索精神的培養的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
1·2“英特爾○R未來教育”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英特爾○R未來教育”的理論基礎。
它做為一種認知論可追溯到蘇格拉底和康德,作為一種學習理論,它與皮亞杰、維果斯基、布魯納等心理學家的理論有密切聯系。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
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班者在一定情景(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即通過人際合作、討論等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景”、“合作”、“會話”、“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的4大要素由此可見,建構主義強調環境和社會背景對學習的作用,強調意義建構,強調合作學習。“英特爾○R未來教育”正是體現了這種思想。
1·3“英特爾○R未來教育”的一般模式
“英特爾○R未來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學習環境,創設教學情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開展小組的交流和討論,最終達到知識意義的建構。
“英特爾○R未來教育”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2)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3)媒體(現代教育技術)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而是用來創設情景,作為學生主動學習、進行合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4)教材(教學資料)所提供的知識,也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對象。
1·3·1確定主題
要依據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和對應學生的自身特征,在進行教學目標分析的基礎上,選出教學中的基本問題,做為學習和研究的單元主題。
1·3·2創設情境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如計算機網絡)和各種信息資源(如文字材料、音像資料和Internet上的信息等),構建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習提供真實有趣的情景,使學生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相互學習。
1·3·3合作交流
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開展結對共享、小組討論和交流。可以先進行個人分析,發表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發現和作品;然后進行小組交流,相互評論,共享成果;最后教師和學生一起作出總結。通過這樣的學習環境,整個學習群體就共同完成了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1·3·4意義建構
教師和良好的現代教育技術學習環境,幫助和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交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建構,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明白了知識建構的方法和過程。
2“英特爾○R未來教育”的特點
2·1任務驅動
“英特爾○R未來教育”是一種任務驅動式的自主學習過程。所謂“任務驅動”就是以明確學習任務為前提,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人機之間的互動過程來解決問題,實現學習目標。“英特爾○R未來教育”首先明確學習的總任務是:學員選擇一個他們目前在教的或將來要教的單元作為正規課程的一部分,整合多媒體演示文稿,電子出版物、網站制作于該單元的教學中,最終制作出一個有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與國家課程標準相符合的完整單元計劃。其次將課程分為10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明確要求完成一項學習任務(即作業),每個模塊結構上編排都遵循“結對交流”、“教法研討”、“動手操作”、“作品評估”、“單元計劃修改”、“回家作業”等基本格式。每項任務都是通過明確任務、調看范例、思考設計、討論交流、完成作品、成果共享6個步驟完成。
“英特爾○R未來教育”所采取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方式,是建構主義學習模式的一種范例,它突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任務驅動的過程中,無論是自主學習,還是與他人合作開展交流和討論,學生都增強了主體意識。學生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把學習看成自身的事,看成自身素質提高和為人生做準備的一種必然,才能真正地參與學習,使學習進入一種自覺能動和創造的狀態。
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對于學習有至關重要的指導意義。至于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我國著名學者何克抗教授指出:建構主義認為可以從3個方面努力。首先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其次,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景中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將知識“外化”);再次,要讓學生能根據自身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實現自我反饋)。
2·2平等合作
“英特爾○R未來教育”是基于合作的學習,培養教師和學生的合作精神。倡導師生互動,鼓勵學員交流,體現了新型的師生平等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