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在特殊教育學校實施勞動技術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理念日益得到普遍接受,并且經過若干年來的實踐,已經取得了十分可觀的成就。然而,為什么實施職業教育,應該實施怎樣的職業教育,改革開放以來的市場經濟對特殊教育學校的職業教育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特殊教育學校的職業教育應該培養什么類型的畢業生……,諸如此類,都是我們必須給以明確回答的根本性問題。而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的目標問題,則是其中的核心。本文試圖通過對普通職業教育目標形成過程的反思,來加深對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目標的理解和思考。
一、對普通學校“職業教育目標”的反思
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自從1866年創辦第一所職業技術學校—福建船政學堂,至今經歷了百余年曲折坎坷的路程。一百多年的歷史發展,讓人們看到了我國職業技術教育艱難曲折的經歷,也讓人們看到了今天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豐碩成果。職業技術教育的目的和目標,就是在這百余年的動蕩變化當中逐漸明確、清晰起來的。考察普通學校職業教育目標的發展過程,對于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目標的形成與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不僅要有明確的教育目的,還要有具體的目標作為指導方針。遠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中華職業教育社和黃炎培先生曾經先后就職業教育目標問題發表過很有見解的構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目標,其基本精神與我國的教育目的完全一致,也就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各級各類合格人才。1978年以來,我國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此舉使我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得到充分的發展,同時也使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目標更加具體化和單一化。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種單一目標的終結性職業技術教育,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他們充當了近20年來經濟建設的主力軍,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認真反思起來,這種單一目標的終結性職業技術教育自有其成功之處,同時也還存在許多弊端。首先,從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他們的普通教育基礎比較薄弱,因而就業以后普遍表現為后勁不足,難以適應職業結構和技術行業的變動。其次,由于他們沒有完整地學習普通高中的一般課程,因此難以考取各種類型的成人高等院校,不利于學生進一步深造。再次,職業技術學校因其教育目標的單一性,課程設置必然更加注重職業技術方面,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2j世界各國在實施教育改革的進程當中,大都以現代終身教育理論為其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力圖徹底改革目前這種以培養學生具有一種專門技能為目標的單一目標職業技術教育,轉而更加注重普通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在確定職業技術教育目標的時候,改變過去那種僅僅注重經濟效果,單純從經濟目的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思路,而是更多地注重“人的發展”。
《學會生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報告書,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發的。書中指出:“為人們投人工作和實際生活作準備的教育,其目的應較多注意到把青年人培養成能夠適應多種多樣的職務,不斷地發展他的能力,使他能跟得上不斷改進的生產方式和工作條件,而較少的注意到訓練他專門從事某一項手藝或某一種專業實踐”(著重號系筆者所加)。
在1974年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大會上通過的《關于職業技術教育的建議(修訂方案)》中指出:“為就業做準備的職業技術教育,應當為卓有成效地、偷快滿意地工作打下基礎,為此應當:(1)使受教育者獲得在某一領域內從事幾種工作所需要的廣泛知識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選擇職業時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從一個活動領域轉向另一個活動領域;(2)同時為受教育者從事的第一個工作崗位提供充分的專業上的準備,并提供有效的在職培訓;(3)使個人具備在他的職業生涯各階段都可以繼續學習所需要的能力、知識和態度。
過早的和過窄的專業化應該避免:(1)原則上應該把巧歲作為開始專業化的最低年齡;(2)在選定某一特定行業分支前,所有學生都必須有這樣一個學習階段,既學習每個大的職業部門都需要的基本能力”(著重號系筆者所加)。
由此觀之,我國職業技術教育如果僅僅以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技術工人或技術農民為目標,那么作為職業技術教育的最終結果,就只能培養出僅僅適應今天生產力水平的人。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個事實就是:生產力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它日新月異,不斷更新自己的紀錄。
如果我們今天培養的人才,他們的職業技能過于僵死,不善于變通,適應范圍又過于狹窄的話,那么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些由我們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人才就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慘遭淘汰。
從這個意義上來研究今天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升學與就業只意味著一種新的開始,我們培養的人在升學和就業之后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從長遠的觀點研究問題,培養人才不僅僅是為了升學和就業。倘若我們沒有從長計議來考慮一下學生將來的發展和未來的命運,也沒有想到過我們這種以單一目標培養學生具有“一技之長”職業技術教育的未來走向,甚至把職業技術教育的最終目標確定為只是為了眼下一時的就業,其結果必然是在培養了許多今天的就業者的同時,也造就了大批未來的失業者。
現代教育的本質乃是培養現代人,而現代人的實質是未來人。由此觀之,我們今天的職業技術教育,自然應當深人的研究未來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藝術等多種元素,研究它們的品質特征,研究它們的變化規律,并且以此為據,進而確定今天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2j在今天,這樣考慮職業技術教育目標有充足的理由: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成為掌握了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成為具有多方面廣泛適應能力的人,成為對祖國今天和未來有用的人,成為一生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