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英語教學
隨著改革開放的有序深入及高科技發展對專業技術人刁‘要求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對外語人才素質要求的變化,促使外語教學的一些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從本人從事多年的外語教學而言,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中專外語教學不能再只限于讀、寫出兩個方面,而應該在聽、說技能上下功夫。但由于缺乏訓練,中國學生常常感到用英語會話太難,而數量有限的口語問答以及對短文、會話的記憶背誦難以提高學生在口常生活中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學生對口語有懼怕感,突破不了口語關,針對學生怕張口、難張口的同題,并根據學生實際,在教學中,我不斷摸索,嘗試做了以下幾點:
一、做好由非正式口語向正式口語過渡的轉變工作
非正式口語即即席講話。要求學生邊思考,邊表達,或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中間免不了重復、修改、停頓,但這是口語教學的切入點。因此,我在最初的一節口語課上,要求每個學生用英語表達假期問的學習或生活中的見聞。由于消除了心理障礙,學生開口說了,有的說出了幾個詞,有的能說出一、兩個句子,有的甚至能用三、四句表達一個較完整的意思,盡管其中有語法錯誤,但基本能聽懂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我在及時糾正錯誤的基礎上熱情鼓勵同學們,并要求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口頭交際習慣。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堅苦訓練,同學們的口頭表達基本能做到語言精練、結構完整,并有一定的邏輯性,即達到了從非正式口語到正式口語的過渡口
二、有意識地創造環境
就目前而言,口語課是學生進行語言交流的小窗口。在課堂上,根據課文要求,要么我要求他們復述故事梗概,要么描述圖片。如果要復述大意,我就把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分組討論,然后要求寫出要點,再把要點念給大家聽,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你一言,我一語,氣氛非常熱烈。后來我慢慢發現同學們的復述比較流利后,我就不再要求他們寫出討論后的要點,而是直接通過已有的知識來復述,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數同學能做到這一點;
如果是描述圖片課,我就讓會畫畫的同學在黑板上畫個素描,然后分組討論或自己醞釀如何表達,兒分鐘后,我讓同學到講臺前來描述,學生就圖畫中的主題、人物及他們的動作、衣著、表情神態、圖畫中的景和物以及圖畫的內在含意進行描述。這項練習實際上是訓練復述的又一種手段,所不同的是它形象、具體,因而加強了復述訓練的趣味性。
三、課前5分種的演講不可低估
演講是綜合能力的表現,既有語言表達方面的要求,又要求神態要大方自然。這項訓練,開始并不是很順利,學生演講時念稿子與朗誦無異,缺乏演與講的味道,更不符合演講的要求,但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堅持訓練,現在同學們不但可以脫稿,而且還自己創造情景,這樣即達到語言豐富多彩、內容貼近生活,形式多樣;
有時我設計一個具體的情節,要求同學根據我所提供的情節,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樣,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多了,口語練習量加大了,同時關注每一個同學,使不同程度、不同特點的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通過各種形式多樣、題材廣泛的訓練現在由我承擔的這兒個班的同學的口頭表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能對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起居、節假日、晚會、通信、購物、求醫等諸多方面的題材都能流利表達。
盡管如此,我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仍要不斷摸索,來進一步完善和更新白己的教學方法,同時,不斷探索出更加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