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管理相關
1、質量控制的意義
我市第一次水利普查涉及面廣、內容多、時間緊,水利系統前無經驗可循,普查技術積累不足、了解普查技術的專業人員缺乏,影響普查質量的因素較多。而水利普查作為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基礎調查,普查成果為新時期水利工作所必需和急需,普查不容有失。因此,做好普查質量控制十分重要。
2、質量控制措施內容
2.1普查前期準備階段質量控制
瑞安市水利普查辦公室要積極做好普查人員選聘、培訓和責任落實,做好本地區水利普查工作方案的編制工作,制定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和數據處理員管理的規章制度,做好普查資料搜集整理的質量控制,做好宣傳動員,確保工作部署到位、普查經費落實到位。
2.2清查登記階段質量控制
(1)合理劃分普查小區,按在地原則,做好普查對象的名錄清點、登記造冊或圖上標注等工作,通過與初始名錄底冊資料比對和逐級上報認定驗收,確保普查(調查)對象不重不漏和普查表式準確發放。我市組織全市各水利站和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召開了水利普查工作會議,全面落實由全市各水利站和相關業務科室負責組織填報普查工作任務。普查辦針對各普查對象表格填報的不同要求、不同區域和特性,將各水利站和科室的普查對象任務進行了細致的分配。結合瑞安實際情況,對普查階段表格填報單位、填報對象、填報時間等進行了認真分析,經初步統計全市共有38類普查表,需下發填寫普查表4844張,臺賬表426張。普查表組織填報單位中村鎮級4770張、職能科室或水利站所500張。另有746個對象需進行坐標定位,由水利站或鎮村級普查員完成。
(2)基層數據采集與填表工作,結合相關專業工作選聘合適的普查人員參與調查工作,建立嚴格的基層臺帳制度,做好依法普查、如實填報的宣傳教育,加大事中檢查監督頻度和力度,確保普查數據來之有據,真實準確。自從清查階段數據上報后,為了提高普查工作開展效率,保障數據質量,我市普查辦組織技術人員,將普查表格填報任務分為兩塊開展:一塊是直接由全市各水利站和相關業務科室負責組織填報,該項目前已基本完成普查數據獲取;另一塊是由鎮村填報表格(9類),考慮到普查動態數據時間節點和我市實際情況,該塊任務我市計劃于十一月中旬全面組織各鎮村填報普查表格。我市基本是一個季度對臺帳建設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數據回收,平時主要是不定期對臺帳進行抽查。從前期的數據質量檢查來看,總體質量基本符合臺帳建設要求,
(3)普查基礎數據錄入,根據工作需要靈活采取集中錄入和分散錄入兩種方式。專職錄入人員需經過嚴格的崗位培訓和技能訓練。
(4)市級普查機構在利用基層登記臺帳管理系統完成各類普查數據的規范化收集整理后,應正式打印帶數據的普查表,反饋基層單位簽字蓋章確認,并根據基層單位核實確認情況,訂正有關數據。對已經填報的普查表格,我市普查辦回收后,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數據的規范性和可靠性審查,審查后輸入臺帳系統予以保存。現已完成了臺帳建設對象數據和水利站及相關科室填報數據的預處理工作。
2.3填表上報階段質量控制
針對填表上報的正式普查數據,組織做好審表驗表、錄入檢查、數據審驗、質量抽查評估等四項質量控制工作。
(1)依據清查登記預處理結果打印普查對象的普查底表,普查底表下發填表單位核實填報;
(2)按照普查表的“四級審驗制度”要求,由填表單位、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和普查辦驗表人員對正式普查表分別進行簽字蓋章;
(3)正式普查表的規范填寫(主要指書寫字跡、文字或數字表述、計量單位、小數位數等內容),反饋填表單位確認的普查數據底表補填無臺帳的動態數據指標,底表數據核對修改痕跡要清晰,并蓋單位公章;
(4)普查員收表時對正式普查表數據再次進行現場復核,檢查普查數據填報依據是否充分可靠,檢查普查表填報數據是否符合指標解釋要求;
(5)普查數據項之間邏輯關系的一致性、數據取值要合理;
(6)回收的各類普查表手續應履行齊全,正式普查表分專業、對象和普查區進行資料裝訂和歸類管理,對正式普查數據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另外,應按照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實施方案要求,對清查登記階段已經收集整理完成的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輔助表進行最終審驗。
2.4成果發布階段質量控制
按照普查成果協調分析的有關要求,與已發布的相關普查成果和歷史資料進行比對分析,尤其要與統計、土地、環保、住建等部門發布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數據口徑范圍和時間的一致性,比較數據收集計算方法和數據基礎的差異,分析數據差異的合理性,并組織跨部門專家進行審查論證,評定數據成果的可靠性和適用性,保障數據發布的權威性。
3、結語
質量控制必須貫穿于普查方案編制、普查培訓、清查登記、填表上報、數據處理、匯總發布等普查工作的全過程,及時識別并消除事前、事中、事后影響普查數據質量的各類因素,針對普查工作中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薄弱環節、關鍵部位實施嚴格的質量監控措施,對各項普查內容的核心指標和重要數據進行嚴格的審核把關,保證這次水利普查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