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家委團委是1993年6月成立的,具體負責漣鋼待業青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家委團委成立后的半年時間里,我們以加強團組織自身建設為保證,以教育青年、服務青年為根本,堅持從嚴建團,突出“四抓”、提高“四力”,開展了各類活動,為漣鋼的綜合治理和百萬噸鋼的實現作出了貢獻,我們具體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抓基礎工作,提高團組織的感召力的凝聚力歲家委團組織是新成立的機構,一切工作都得從零做起,為了使團組織真正成為待業青年的核心和“娘家”,我們主要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強團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團組織機構。為了搞清團員、青年的人數和分布情況,我們做了大量艱苦而細致的調查工作,查找團員檔案,確認團員人數,進行登記造冊。
并按家屬區的劃分,相應成立了’10個團支部,一個青年委員會,20個團小組。隨后,召開了團支部大會,先舉產生了支委會,配備了團小組長,為團委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基礎。與此同時,我們堅持了團組織的“三會一課”制度,上團課二次,召開團委會U次,團小組學習n次,大大提高了團組織的凝聚力。
第二,抓好團干隊伍建設,提高團干隊伍素質•。漣鋼現有待業青年”7人,團員112名,為了盡快打開工作局面,我們采用自下而上的辦法,及時召開了家委第一屆團代會,民主選舉產生了由13人組成的團委會。為了在短時間內提高團干隊伍的整體素質,我們針對家委團干流動快的特點,在7月上旬和10月下旬,舉辦了兩期團支部以上骨干參加的團干學習班,重點學習共青團工作的業務知識和基礎知識,使團干的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有效地促進了家委團委工作的開展。
2抓思想教育,提高團組織漣鋼現有待業人員1103人,35歲以下待業人員997人,占無業人員的90.39%;30歲以下的903人,占無業人員的81.87%,其中還有86名“二勞”釋放人員。由于待業青年無正式職業,分布散,加之年齡小,可塑性大,極易沾染上不良習氣;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從公安部門統計的數字表明,待業育年已成為漣鋼最大的不安定因素之一。為此,我們把待業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列為團委一項重要和長期的工作任務來抓。我們堅持育人為本,充分利用“三會“課”和黑板報、電視、報紙等宣傳陣地,引導待業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道路風尚,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a.注重理論學習,提高待業青年的思想素質。平時,我們利用“三會一課”,組織待-.ll!青年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習法律法規,對待業青年進行國情、廠情教育,加深團員、青年對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和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認識,從而提高了團員、育年的思想覺悟和愛廠意識。
b.以雷鋒精神為旗幟,開展自我教育活動。1993年,我們組織了“儲蓄獻愛心”活動和發行“希望工程愛心券”活動,共計攬儲2.24萬元.在青年的自我教育方面,我們積極組織參加了力達團委舉辦的“人生理想,人生價值”座談會,到會的待業青年暢所欲言,直抒胸意,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作用。
c.深入開展后進青年的幫教、轉化工作。
搞好后進青年的幫教、轉化工作,是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障社會長治久安的一項治本工程。為此.我們把后進青年的幫教工作列為思想工作的重頭來抓。團委成幾后,我們對n個家屬區的待業青年進行了J查,確立了n個幫教對象,并相應地成立了11個由團干和家屬分會主任聯合組成的幫教小組,針對幫教對象的實際狀況,制定了一系列幫教規劃,我們采用家訪、談心與解決實際間題并舉的措施,團委、家屬分會與家庭形成嚴密的“三位一體”,定人、定期、定向地進行幫教。由于我們注重在方法上做文章,在感情上下功夫,后進幫教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n個幫教對象有顯著進步的8人,表現較好的2人。如黃泥塘團支部的幫教對象30歲的龐XX,原是二煉鋼廠職工,因組織紀律渙散和經唯濟問題被開除廠籍,屬二次就業人員。我們針對其實際情況和善于經商的特點,主動與家委領導聯系,幫助他開辦了一個防腐保溫的小實體.使其切實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他重新樹立了做人的信心。其他幫教對象,也有了明顯地進步。
3抓實踐活動,提高團組織的戰斗力
我們通過有效的實踐活動,培養了待業青年的勞動意識,提高了待業青年的勞動能力。1993年,我們緊緊和看向百萬噸鋼進軍的步伐,卓有成效地在家屬區開展了“優質服務”競賽活動,成立了“治安執勤巡邏崗”,承“擔了家屬區的治安、環衛、安全巡查工作。‘共開展大小突擊活動8次,巡邏31次,處理衛生死角36處,清理垃圾12.57t,消滅“三堆”(磚、煤、泥)8堆,整改大小安全、衛生隱患1026起,協助派出所破獲偷盜案件5起,為搞好漣鋼的綜合治理,保證家屬區的安定團結和百萬噸鋼的實現作出了較大貢獻.4抓服務,提高團組織的向心力代表青年、關心青年、維護青年是共青團的三大職能之一,只有充分發揮這一職能作用,才能吸引青年、團結青年、教育青年,進而活躍團的工作,增強團組織的向心力。1993年,我們把為待業青年服務作為團委工作的宗旨,主要抓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我們積極主動向各公司、部門和個體戶推薦待業青年中的能人巧匠,培養其自食其力、自謀出路的能力。我們先后與團辦的希望公司、振興企業公司及有關部門和個體戶進行聯系,向他們推薦待業青年36人次,其中已有5人就業,5人做臨時工,解決了部分待業青年的實際問題,調動了他們的生活熱情和工作積極性。
另一方面,我們針對青年人活撥好動的特點,寓教于樂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團委成立以后、漣鋼的待業青年第一次登上了文藝舞臺,參加了“十•一”文藝匯演,并榮獲了三等獎。我們還組織待業青年參加了總公司舉辦的“黨建知識竟賽”、“計劃生育演講賽”等一系列活動,均獲得了較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