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課題主要以兵團14個師的農、牧民工參與體育活動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訪談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兵團農、牧民工體育開展狀況社會調查問卷》問卷涉及體育活動的形式、內容、場所、參與動機、經濟投入、體育健身知識來源、體育競賽的參與狀況等問題。問卷發放對象為農、牧民工,針對課題的性質和范圍,采取隨機抽樣法抽取部分農牧團場為研究樣本。
課題組分別在石河子大學18個學院精選出家在14個師的農牧團場住址的大二學生,作為“體育三下鄉”活動。
利用假期把問卷帶回,讓農、牧民工填寫。問卷共發放3500份,有效問卷316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8%。
2結果與分析
2.1農、牧民工勞作與余暇時間情況調查由于季節的原因,農忙時只有3—5個月,其余時間均為余暇時間,表明農、牧民工出現了工作時間短,余暇時間長的生活特點。
2.2余暇時間活動內容情況對農、牧民工余暇時間活動內容調查統計(任選)表明:農、牧民工余暇時間的活動,高度集中于看電視占32.07%和打牌占26.64%;用于聊天占24.49%和學習(包括看報)占18.6%的為其次;健身只占6.57%;其它占2.43%。說明農、牧民工余暇生活非常單調。
2.3農、牧民工對體育的認識和態度
2.3.1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認知情況調查結果表明:農、牧民工不知道“全民健身計劃”的占54.55%,知道并了解其主要內容的僅占2.53%。了解“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主渠道是廣播電視。說明農、牧民工對“全民健身計劃”的了解情況較差,主要原因是農牧團場宣傳工作不落實,而基本處于一種“自然”狀態。
據調查得知團場和邊境團場的文化設施比較簡陋,文化條件簡單,連隊幾乎沒有正規的文化站,各連隊分散,距離較遠,連隊與連隊之間距離最遠的相距200多公里,而且地處偏僻,條件艱苦,經濟薄弱,文化設施的投入力不從心,設施十分落后所導致的。
2.3.2對體育價值的認知情況調查結果表明:農、牧民工對體育價值有較高的認同度,總體認識水平較高。在調查農、牧民工希望開展健身中非常希望開展的占34.15%,希望開展的占56.34%,說明農、牧民工有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動機。
2.4農、牧民工體育參與情況
2.4.1農、牧民工體育活動場地情況
調查統計表明:農、牧民工體育設施集中于學校和人口密集的團、連部,農、牧民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在場地選擇上,表現出較大的一致性。參與體育活動者多選擇公共體育設施、學校體育活動場地;其次是團、連部和家庭。
場地設施分布不盡合理,對普通農、牧民工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利,農、牧民工在鍛煉場地上沒有可選擇性。
2.4.2農、牧民工開展體育活動內容
農、牧民工在體育活動內容選擇上傾向于:方便、簡單、基礎好且易在家庭內部開展的運動項目,如走占55.51%,散步和交誼舞也作為了重要的體育活動內容分別占42.31%和36.28%。大球類和小球類分別占37.04%、25.92%;扭秧歌占33.98%。
2.5影響農、牧民工參加鍛煉的因素
2.5.1余暇時間
調查結果表明:農、牧民的余暇時間的支配,按照主次順序前3位分別為:家務勞動、看電視和電影、走訪親朋好友,由此可見,農牧民的余暇活動內容單調、家務事繁重,有時間也只是看電視和走訪親友,而參與體育活動只排在第6位,沒有提到應有的位置。因此,要真正改善農、牧民的業余時間活動內容和質量,要通過各級政府和媒體對余暇時間知識的大力宣傳組織,引導他們科學文明地支配余暇時間。
2.5.2不良的生活方式
在被調查的人群中:有26.64%和24.49%的人在余暇時間打麻將和打撲克牌。因此,如何改善農、牧民的不良生活習性,已經成為當今兵團的社會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而發展兵團體育應該成為改善農、牧民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和社會文明程度的一種重要手段。
2.5.3農、牧民的家庭經濟狀況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和家庭總調查表明:影響農、牧民工參加鍛煉因素排在第一的是沒有資金。從調查中得知,生存壓力較大是導致他們無暇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主要原因。農、牧民工收入較低,負擔相對沉重。其收入主要用于維持基本生活開支,而用于體育方面的消費較低。這種低收入和缺乏消費的群體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牧民體育活動的開展。因此,在制定兵團體育發展規劃和戰略時應充分考慮這一因素。
2.5.4鍛煉時間及對鍛煉的認識
調查表明:農忙時對體育活動影響很大占31.66%;比較大占31.22%;沒有影響的僅占6.28%。說明農忙時農、牧民工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是很少的。整體還說明真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并形成習慣持之以恒的人員較少,大部分人還未形成鍛煉習慣。還有41.04%的農、牧民工認為勞動就是鍛煉身體,這也是影響農、牧民工鍛煉因素之一。說明體育文化知識的傳播相對薄弱。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農、牧民工余暇時間長,且生活單調主要集中于看電視和打牌。農忙時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明顯少于農閑時體育鍛煉人數比例。
3.1.2農、牧民工對“全民健身計劃”的了解情況較差,主要原因是農牧團場宣傳工作不落實,而基本處于一種“自然”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