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會計審計
一、合理編制計劃.突出審計,點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計劃的編制應體現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審計工作基本方針,在全面審計的基礎上,力求突出審計重點,突出圍繞政府的中心工作來安排審計項目,主要是針對投資額大、財政撥款多以及對老百姓生活有直接影響的政府公共工程等項目,在固定資產投資領域,加強對資金支配權力的審計監督。對政府重點工程,應安排全程跟蹤審計,切實為政府服務,提升審計機關的審計監督層次。
在編制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計劃之前必須對所有建設項自進行摸底,詳細了解建設項目的名稱、地點、規模、結構類別、施工進度、資金來源及到位等情況,填寫建設項目情況調查表,根據調查表篩選審計項目。在確定審計項目前,應當與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作一次交流,以便進一步落實項目的審計時間和審計人員。在審計力量允許的前提下有重點地安排一些裝修及附屬工程審計,同樣會收到明顯成效。
二、完善法規制度,加大執法力度
近年來,各地固定資產投資發展迅猛,增長較快,各種投資主體和投資成分的出現,給審計工作帶來了一些新的課題。如在開工前審計中,建設資金到位多少(已到位資金占計劃投資額的比例),審計機關才能進行開工前審計(實際工作中往往是邊施工邊籌錢,開工前資金到位很少)?竣工決算審計介人時間如何確定?是否要等到建設項目財務決算審批后或建設項目正式竣工驗收前(實際工作中一般是先驗收后審計)?竣工決算審計中,對工程質量是否要進行質量檢測?如果不檢測,那么發生質量問題審計機關是否承擔責任?對建設單位主動送審的項目簽證多付的工程款應怎樣進行處罰?合同審計、標底審計中發現失真現象審計機關該如何處理?審計意見(審計決定)能否糾正中介機構的審核報告等。以上問題有關文件中都沒有明確規定,使得投資審計工作受到限制,審計執法力度受到影響,審計風險很大。因此,完善法規制度,盡快制訂一些實施細則或審計工作操作指南,是進一步深化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加速信息化建設,提商審計技術手段
工程審計的計算量之大是財務審計無法比擬的,如工程量、鋼筋用量的計算、定額的套用、材料價差的匯總等,如果用手工進行,勢必影響審計效率,適應不了新時期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發展的需要。因此,利用計算機開展投資審計勢在必行。工程造價軟件的應用,大大減輕了審計人員的計算工作壓力,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降低審計風險。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優勢可快速查找相關建筑材料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段、不同品種的價格,查找有關文件法規,為高效、保質完成投資審計任務,提供有力保證。
四、強化后續審計工作是深化固定資產
投資審計工作不可缺少的步驟財務審計的后續審計一般就是為了檢查審計意見和審計決定的落實情況,但是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后續審計相對財務審計來說有著更為重要的內容:
一是檢查投資效益的發揮情況。投資效益在竣工決算審計時,只能根據設計圖紙從理論上來評價建設項目的投資效益。但經過一段時間運行以后能否真正達到預期目標,可通過后續審計來查明。
二是檢查工程結算和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情況。由于多種原因,工程項目竣工后,工程款不一定按合同立即全部結清,有的要等到包修期以后。施工單位提供的發票如何?施工水電費的結退和工程優良優質價款的結算是否正確?合同條款的違約賠付情況以及尾工工程的完成情況等也要通過后續審計來查明。
如在對某一工程項目竣工決算審計時了解到合同約定該工程為市優工程(工程造價已包含優質優價款),但優質工程正在評審之中。通過后續審計,我們查實該工程最終沒被評上優質工程,根據合同約定的條款對施工單位進行了處罰,減少了工程支出。因此,強化后•續審計工作是深化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不可缺少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