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低碳經濟博弈產生的原因
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就是一個多方利益博弈均衡的過程,因此企業碳博弈也就出現在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每一個環節,如,是否實施低碳技術開發與低碳產品的生產,何時實施;企業產業結構是否轉型;企業體制、機制是否改革,等等。企業要生存,就必須同內部、外部各利益主體進行無休止的博弈。企業要實現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就必須善于博弈。發展低碳經濟是企業不可推脫的責任,同時也給企業發展帶來無數的商機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企業在發展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著不同于政府和民眾的作用,同樣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低碳技術涉及多個行業,企業在“低碳經濟”方面進行戰略性投資,開發應用碳減排技術,同時跟蹤國內、國際制度政策的發展,并對可能制定的制度超前部署。經歷低碳經濟洗禮存活下來的企業,必然更適應未來經濟發展的要求,將具有與國際高水平企業競爭的實力。
二、不同博弈主體間的碳博弈內涵分析
(一)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碳博弈內涵
在仍處于傳統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渡時期的我國,市場經濟中的法律、法規、道德、企業文化秩序等方面的建設仍無法與發達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相比,承擔市場主體監督與約束職責的仍主要是政府相關部門。國家的低碳方針政策、政府的行政性行為以及低碳法律規范與制度,法律執行力度等構成了企業生存發展的政治法律環境。作為企業不僅要熟悉,而且要分析其對企業經營可能造成的影響,對政治穩定性、政策的延續性、政府行為的規范和透明性等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企業與政府碳博弈的過程,實質是長期、動態、持續協調的企業碳適應過程。
企業以獲得最大利潤為目的,注重經濟績效,但企業同時肩負著社會責任。發展低碳經濟,是國家當前乃至長期一段時間的方針政策,不容企業違抗。但也絕不意味著絕對的無碳或無生產,把企業逼上死路,這不符合低碳經濟發展理念。最優政企關系如何建立是低碳經濟發展中必須正確、妥善處理的一個關鍵問題。它將直接關系到我國企業能否真正成為市場主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能否完善,低碳經濟能否確立,國民經濟能否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研究企業與政府博弈,不是要鼓勵企業違規操作,鉆法律的空子,而是尋求在遵循國家發展與氣候保護政策法規的前提下,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協調長期與短期利益、權衡各種政策目標、謀求雙贏的低碳發展道路。
(二)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碳博弈內涵
目前,關于發展低碳經濟的政府規章制度、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消費者的低碳消費觀念不成熟,新能源技術尚未全面推廣,低碳產品的市場開發尚未全部完成,再加上企業發展低碳經濟需要增加額外的成本,一方面企業開發的低碳產品以后并不見得能全面投入市場;另一方面,一些非低碳企業產品可能搭低碳產品生產企業的“便車”,更有部分不良企業經營者,可能利用消費者不成熟的消費心理和不完善、不健全的低碳認識,制造假冒、偽劣、低價等非低碳產品,而這些都會威脅著發展低碳經濟、生產低碳產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低碳經濟發展約束下的企業與企業碳博弈,既要時刻關注政府低碳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的變化,又要通過定價、開發新產品、提供服務等形式同對手進行競爭,是需要企業管理者將博弈理論發揮到極致的博弈過程。低碳產品的全面開發、生產,低碳經濟的全面發展以及低碳社會的轉型,是處于社會不同層次,具有不同經營理念的企業隨著博弈情況的變化多次博弈、多次碰撞的結果。
(三)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碳博弈內涵
企業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要而存在。良好的消費者關系可以促使顧客形成對組織及其產品的良好印象和評價,提高組織及其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加對市場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實現組織和顧客公眾的共同利益。反之就會失去市場,喪失發展的空間。顯然,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消費者的需求層次會改變,他們會對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感到不滿,消費者代表著不確定性。同時,大部分消費者是理性的,目前是低碳經濟發展的初期,消費者的低碳意識薄弱,低碳消費觀念不成熟。極大影響著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選擇,消費者對企業低碳產品開發、經營的反應是滯后的。企業是堅持發展低碳經濟還是再等等看,都是和消費者博弈的兩難選擇。在通常情況下,企業選擇發展模式,開發新產品,并不以消費者和社會利益為根本出發點,況且低碳產品的開發,需要技術創新,成本的增加。因此,許多企業為獲取眼前的利益,仍摒棄低碳經濟和低碳產品的開發與生產。或者打著低碳、環保產品的旗號,以次充好,“說謊”,從事“道德風險”行為活動。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碳博弈過程,是一個吸引、創新、再吸引的過程,主要體現在企業想方設法滿足顧客需要,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同時,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可持續消費”。即提供產品以及相關服務,滿足人們消費需要,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盡量減少碳排放和環境污染,從而不危及后代,保持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從長遠的、發展的眼光來看,發展低碳經濟,開發低碳產品對企業、消費者和社會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作者:劉元 單位: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