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語言文化
新一輪的數學課程改革,讓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對數學教學的理念、方法、手段有了明顯的改變,讓我們進一步明白數學教學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準確性,學生的表達才更有條理、更準確。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呢?下面就我教學中的點滴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學生學會數學閱讀,感悟數學語言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本真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匯,結論錯對分明,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致,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地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閱讀。俗話說的“熟能生巧”也就是這個意思。
這樣做也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思想。
二、通過教師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數學語言
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教師平時的表現,會深深影響學生的語言和行為,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學習數學語言的表率。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后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三、在學生動手操作中強化數學語言
學習中動手操作是學生手和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物質形式,知識的內化與相應的智力活動都必須伴隨著語言表述的過程而內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
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看、涂、想、說”進行。
折:讓學生用一張紙折成均勻的四份;看:引導學生觀察,(1)多種不同的分法;(2)一共分成幾份?(3)每一份的大小怎樣?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紙,思考怎樣用分數表示。說: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想的過程,分數的意義是怎樣表述的,等等。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引發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