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會計審計
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國家對民營經濟政策環境的不斷改善和完善,如“非公經濟36條”的出臺和《物權法》的頒布實施,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證和動力因素,民營經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由于國家鼓勵民營經濟組織發展配套政策措施尚處于逐步修訂和完善之中,對民營經濟組織的支持措施不夠到位,加之監管措施未能落實,民營經濟組織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會計信息嚴重失真。據香港股市監管部門稱,在港上市的內地民營企業中20%存在誠信問題,特別是上海地產和上海商貿領軍人物周正毅涉嫌欺詐被大陸兩次判刑入獄而仍被香港廉正公署掛名通緝,造成大陸民營企業的會計信息倍受質疑。從財政部組織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結果看,部分民營企業的“資本不實、資產不實、利潤不實”的現象較為嚴重,會計信息可信度低。其根本原因在于,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缺失,甚至以“假賬”掩蓋真實財務收支,以“圓賬”代替真正的會計核算。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給國家稅收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同時給社會經濟有序競爭和持續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正視這一問題,找出成因,提出解決對策,意義十分重大。
一、民營經濟組織會計工作存在的深層次問題
一些民營企業存在的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財務管理混亂等“亂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多方面的。
(1)民營企業會計法律法規意識薄弱
客觀地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會計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及與國際接軌等方面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初步形成體系。特別是200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小企業會計制度》,充分考慮了我國的國情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做法,為小規模的民營企業在會計核算上增加了選擇方法。但多數民營企業是依靠一技之長發起,以敏銳的市場經營意識發展,對管理特別是會計法律法規意識和重視程度相當薄弱,不能感受管理出效益所帶來的成果。
這樣客觀上造成在民營企業規范會計工作缺乏應有的環境,并最終導致了會計信息失真的泛濫成災。
(2)外部監督缺位
在政府監督方面,由于政府各部門特別是財政、審計、稅務、證券監管等部門的監管目的、監管重點、監管方式、監管手段不同,沒有形成監管合力,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會計規范對民營企業日常的具體會計行為進行監督。從監管的主體看,權責界定不清。表面上看,我國的會計監管是多方位的,但各監管主體之間職能交錯重疊,多頭監管現象普遍存在,導致監管部門的職能異化,主次不分,這些弊端將會造成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困難,最終導致無效的監管。另外各監管主體之間的執法信息相互獨立,執法檢查結果不能共享,不能達到監管信息共享,容易出現監管缺位或多頭監管的情形,并造成巨大的監管成本。有些民營企業往往因不同的目的向不同的部門報送不同的會計報表,從客觀上使民營企業會計信息失真行為一路綠燈。在社會監督方面,主要由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主體的會計中介機構執行。盡管《會計法》規定了注冊會計師審計和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進行再監督的內容,以保證會計中介機構有效發揮社會監督作用,但由于目前社會審計的業務尚未普遍覆蓋民營企業,法律上尚未明確規定民營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必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委托對民營企業進行審計的范圍非常有限,并且一些審計是出于特定范圍和特定目的。由于政府監督與社會監督的雙重缺位,在很大程度上,給民營企業會計規范和會計信息失真治理工作造成了控制真空。
(3)做“假賬”成本低,利益驅動造假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之所以成為經濟領域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民營企業為我國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其所追求的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又使他們常常忽視國家和地方的公共利益以及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忽視會計法律法規賦予他們應盡的職責。會計信息失真,最根本的原因是做“假賬”的成本太低。在目前政府和社會監督雙重缺位的情況下,絕大多數做“假賬”民營企業的為零成本,卻獲得了極為可觀的現實的巨額“收益”,即使個別案例被查處,也只是補交稅款或給象征性罰款了事。因此,處罰力度過低,難以從根本上抑制和動搖其做“假賬”的“根基”。
這種低成本的利益驅動,在追求財富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下,做“假賬”現象屢禁不止便不足為奇了。
另外,在會計市場準入監管中各種尋租行為滋生泛濫,將許多不法行為帶入整個會計市場,嚴重地破壞了會計市場的秩序。低成本的尋租行為,成為做“假賬”的幫兇。
(4)企業信用監管體系缺失
良好的信用是企業持續經營中的“無形資產”,是一筆巨額財富和用之不竭的資源,然而“誠信”這筆用之不竭的巨額財富卻與許多民營企業無緣。由于目前我國對民營企業信用監管體系的缺失,沒有建立民營企業信用測評、監督和懲戒機制,信用評價僅局限于銀行的貸前調查評價,而一些民營企業存在的交易欺詐行為和不講信譽、抽逃資金、惡意偷稅以及管理混亂等問題,卻無系統的記錄和評價。企業信用監管體系缺失,使民營企業良莠不分,產生普遍的信用危機,嚴重影響其正常的生產經營和持續發展,也使民營企業對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缺少了強大的壓力和自律動力。
二、強化民營經濟組織會計管理的對策
民營經濟作為我國社會經濟中最富有活力和創造力的部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部門必須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推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在規范會計工作方面,結合民營企業的自身需求,政府部門必須有所為和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