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音樂
一、電影歌曲歌詞分析的及物性過程理論基礎
系統功能語法把語言的元功能分為三類:意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其中,意念功能表示信息的傳遞,人際功能表示語言的社會關系,語篇功能表示語言的連貫和得體性。系統功能語法的這種語言層次分類為語篇分析提供了極佳的工具。功能語言學的專家黃國文(2001)教授認為,系統功能語法本身就是一種語篇語法,它比其他任何語言學框架都更適合用來分析語篇。電影歌曲的歌詞是一種獨立的語篇結構,系統功能語法同樣適用于這種語篇的分析。
及物性過程理論是系統功能語法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表現意念功能的一個完整的語義系統。功能語言學派的權威Halliday最早運用及物過程系統理論來分析WilliamGolding的小說《繼承者》,總結出了該語篇的民族心理特征,從而證明及物性過程理論的語篇分析實用性。
及物性過程理論里面的及物性(transitivity)指的是及物動詞帶賓語的屬性。戴煒華(2007)等人認為及物性指系統地表示參與某種交際的人之間的關系并表示參與者的行為、狀態或環境之間關系的語法特征;在描述小句時,及物性又指“在對小句作及物性分析時要設計過程、過程的參與者和參與者的作用,同時還要確定環境成分”。Richards(2000)等人則認為及物性是指“對句子所能體現的三大過程的選用”。及物性系統由六個和意義的體驗方面相關的過程組成,它們分別為:1)物質過程:行為發生的過程,包括動作者、動作的目標和過程本身。2)心理過程:表示感覺、思考、理解等心理活動,過程里包括感覺者和被感知的現象3)關系過程:事物相互聯系的過程,分為內包式、環境式和所有式三類,每種分類又可以分為歸屬類和識別類。4)動作過程:指生理行為活動過程,包括行為者、行為過程和環境5)言語過程:說話的過程,包括說話者、言語過程和受話者。6)存在過程:事件存在或發生的過程,包括過程、存在者和環境。
電影歌曲的歌詞往往朗朗上口,韻律優美,富含極其多樣化的及物性過程。《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自2012年上映以來,得到了大眾的喜愛,它的電影插曲《小時候》更是在對父親深情的演繹之中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為了更好地理解歌詞的意義,本文將從系統功能語法的角度,對歌詞的及物性過程進行分析。
二、電影歌曲《小時候》歌詞的及物性過程分析
經過分類統計,《小時候》的13句歌詞共涉及30個及物性過程,其中物質過程11處,占總數的37%;心理過程2處,占總數的7%;關系過程16處,占總數的53%;存在過程1處,占總數的3%。
關系過程是整篇歌詞中出現最多的及物性過程,其次是物質過程,還有少量的心理和存在過程,但沒有動作過程和言語過程。
《小時候》的歌詞以關系過程為主。按類別分,16處關系過程里面有9處環境式、6處內包式和1處所有式;按模式分,16處關系過程里面有10處歸屬模式和6處識別模式。關系過程反映事物之間的關系種類及模式,《小時候》的歌詞對關系過程的頻繁使用說明創作者極欲突出對父與子的相處關系和情況的描寫,同時指明兩者關系的特征、情形,例如父親和兒子在兒子“小時候”的環境中兩者之間的相處關系和模式。“夢想的秘密是笑容”是對父子關系的識別,喜洋洋的父親智羊羊以庸智的話語教導兒子,父子關系亦師亦友。
11處的物質過程在《小時候》的歌詞里僅次于關系過程,表明創作者想盡量客觀地反映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里面父子相處的家庭情況,傳遞真實的親情信息。“讓我懂”“讓我沖”“你輕輕拍我入夢中”“靠著你發呆”“我不用去面對未來”等這些豐富的物質過程告訴人們兒子小時候是如何得到父親的照顧和關愛。
心理過程在《小時候》的歌詞里僅有兩處,就是出現了兩次的“我喜歡”還伴隨著“靠著你發呆”的物質過程。心理過程雖然不多,但直陳了兒子心里的想法和感情,表達了兒子對父親的依戀與想念。存在過程只有“你總在身旁”一處,被放在了“讓我沖”“一點不放松”的物質過程之中,強調了父親在兒子成長過程中保護和守衛的作用。整篇歌詞沒有使用動作過程和言語過程,似乎創作者認為父愛是不能用說的方式表達的,只能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實際的環境里慢慢地體會。
三、結語
歌曲《小時候》是卡通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的插曲,針對的接受群體以兒童為主,因此以描寫、直陳、客觀的表達手法居多,比較易于理解,這在本文對歌詞的及物性過程分析中得到了很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