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英美文學
1.在跨文化交際中,禮貌用語成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日常交際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人際關系的良好發展有著或不可缺的影響。
合適的禮貌用語往往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緩減緊張的氣氛以及消除誤會等,然而出現禮貌用語的語用失誤時,迷茫、疑惑、沖突、誤解等問題也會隨之而來。為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系,應避免交際中不必要的誤會和沖突,更應該掌握不同的文化,了解禮貌的用語,提高交際能力。《喜福會》是一部典型的關于英漢文化沖突的電影,本文以它為例,從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角度來剖析英漢文化沖突所導致的交流障礙。
2.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
2.1謙虛與客套語的不同
貶低自己和尊重別人是最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中國人擅于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并對其贊美;當受到別人贊揚或祝賀時,往往會說一些自我貶低的謙虛話。而英美人士則會用“Thankyou!”來回答別人的贊美或祝賀。電影《喜福會》中,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在Armey(華裔)兒時,生活在中國,二房太太送給她一串珍珠作為見面禮。Armey的母親立即說:“二太太,你不要把這么貴重的東西給小孩子,她不配。”說自己的孩子不配,對英語國家的人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因為他們在收到禮物時,一般會說“Thanks!”來表示感謝。另一個例子是這樣的:Waverly(華裔)邀請自己的男友Rich(美國人)來家里做客,在飯桌上,Waverly的母親Lindo(華裔)在端出自己的拿手菜時,貶低自己的菜燒得不好吃。“Thisdishisnotsaltyenough,noflavor,it’stoobadtoeat,butplease.”(這菜不夠咸,沒味道,不好吃,請包涵,我們得順意吃一點)這就是典型的中國人自我否認的態度,如果是中國人在飯桌上聽到主人這樣謙虛的話語,會直呼自己從未吃過這么好吃的,稱贊主人的手藝高超,然而作為從小在美國文化背景下的Rich全然不知Lindo的含意,直接在菜中加了醬油,造成了尷尬的局面。
2.2稱呼用語的不同
2.2.1年齡上稱呼語的不同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作是禮儀之邦。彼此熟悉的同事和朋友之間,對年長者我們往往在姓前面加上“老”字,如電影《喜福會》中最后一幕在碼頭上的情景,兩個多年未見的故友偶遇,“這是老王嗎?”成為他們打招呼的方式,增強了熟悉感。此片中June的母親(華裔)稱呼退休鋼琴老師為“OldZhong”則是受到中國人稱呼年長者的影響。對年輕者中國人會在姓前加個“小”字,如在中國長大的雙胞胎姐姐稱其從未見過面的妹妹June為“我們的小妹妹”,加上了一個“小”字,增添了一份疼愛。但在英美國家中,認識的人之間可以不分長幼,直呼其名。
2.2.2社交場合中稱呼語的不同
中國人喜歡將自己對親屬的稱呼用于社交場合,甚至用于陌生人。例如“太太”一詞,在中國是稱自己的妻子的,“姓+太太”則表示對人之妻的尊敬。例如影片中對富貴人尊稱為“黃太太”。
又如“奶奶”這詞,一般是稱呼爸爸的母親的,在社交場合中也可以用“姓+奶奶”稱呼年老者以表親近。如影片中稱呼媒婆為“徐奶奶”。而在英語國家,一般都是直呼其名,例如影片中Waverly(華裔)的男友Rich(美國人)在飯桌上直呼Waverly的母親論電影《喜福會》中英漢禮貌用語的語用差異葉莎莎朱瑩寧波大紅鷹學院浙江寧波315175摘要:文章以電影《喜福會》為例,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對交談時話題的選擇、稱呼語、謙虛與客套語,社交應酬等中出現的禮貌語用差異進行闡述,更深層次地理解禮貌用語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意義,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華裔)為“Lindo”。另外,英語國家的人喜歡用“darling”、“honey”、“sweet”來稱呼自己愛人或是異性朋友,但在中國很少在社交場合中用親昵的話語來稱呼異性。
2.3贊揚語不同
中國人出于禮貌,一般用委婉的方式贊揚別人,而英美國家的人說話直白,顯得誠實。該電影中,少時的Waverly在下圍棋中獲勝時,觀眾(美國人)對其母親Lindo表示了祝賀——Congratulations!但是兩位中國母親Woo和Lindo,則各自委婉地贊揚了自己的女兒。Lindo表面上抱怨自己的女兒一整天就只知道下棋,要她幫忙提東西,女兒會認為這要求太過分。熟悉中國文化背景的人應該明白Lindo這樣說是贊揚自己的女兒對下棋執著與認真。為了遵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讓Woo聽出自己在夸女兒,就繼續說:“你真幸運沒有這種問題。”然而,中國人崇尚的是貶己尊人的禮貌文化,Woo回答:“我的問題比你還糟糕。她滿心只有音樂,對洗碗置若未聞。”如果在旁邊的英美人士聽到她們的談話,會被她們的字面意思所誤解,產生語用失誤。
2.4社交應酬語的不同
在社交應酬語方面,英語國家的人和中國人的交流中同樣存在著語用差異。如在電影《喜福會》中,在幾家人共進晚餐時,Lindo問起June的工作時,在飯桌上June與Waverly因工作上廣告案的事產生討論爭吵,這嚴重影響到了同桌人一起吃飯的樂趣。正如現在中國人的生意,據了解有很多是在飯桌上成交的。與所不同的是,在英美人飯桌上,是很少談論工作上的事情的。如果此時英美人士也在此桌上吃飯,他們會厭惡這種吃飯方式。又如在該片中,Rich在與Waverly一家人共進晚餐時,在敬酒時,其他人只淺嘗一兩口,他痛飲一杯又主動倒第二杯;在吃蝦時,因為蝦是他的最愛,于是就直接拿起盤子往自己碗里倒。在宴會上,中國客人常常很拘謹,沒吃飽也說自己吃飽了,不愛吃的菜也說自己很喜歡吃。
做中國人的客人應該會略顯含蓄,先拿少許,等大家都拿了才能多拿。在英美國人的飯桌上,主人會說“Helpyourself”,客人會享受自己的飲食愛好。由于他們崇尚個人主義,導致了中國和英美國的客人在宴會上時飲食習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