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英語教學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一切活動都圍繞教師的“教”來進行,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視“將知識拷貝給學生”為己任,學生成了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陪襯,成了儲藏知識的“木桶”。這樣的師生觀、教學觀嚴重地壓制了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從學生認知的規律看,“紙上得來終覺淺”,書本知識畢竟是間接經驗,只有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眼到、耳到、手到、心到,才能消化所學知識并將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能力。
那么,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課堂教學全過程,如何將課堂中的“知識拷貝”過程轉變成“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呢?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我認為教師要樹立人本思想,轉變角色,從“傳道、授業、解惑”的知識傳授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激發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把好方向,隨時隨地引導、點撥,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因此,在現今“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課堂上,教師的“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主要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英語,教師的“導”,是促進學生“學”的關鍵。下面我結合自己的英語教學實踐,談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智慧,“導”出課堂的魅力空間。
一、導入引導講究“新”,激起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
上課伊始,教師兩三分鐘的導入引導設計猶如打開語言殿堂的大門,誘導學生競相登堂入室;又如一股清新的空氣注入些許躁動的教室,消除其它課程的延續思維或心理雜念的干擾,激起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使學生進入學習新課的最佳精神狀態。導入的“新”體現在是否具有針對性、啟發性、新穎性、趣味性與簡潔性等方面。在我平時的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方法有:
1.樂曲導入音樂是一種美的藝術、情感的藝術,它可以陶冶性情,凈化心靈,提高素養,激發興趣。小學生對歌曲興趣頗濃,恰當地選擇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歌曲,可營造活躍生動的氛圍,為學生的主動參與奠定基礎,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2.圖片導入上《Color》話題時,本人就給孩子出示了兩幅內容相同的圖片,一幅是彩色的,另外一幅是黑白的,問: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pictures9Whichonedoyoulike9Why9從而將孩子帶入了絢麗多姿的色彩世界。
3.設疑導入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當學生處于“憤”、“悱”的學習狀態時,是思維最活躍、學習興趣最濃厚之時,因此以“疑”入門能激起學生探索研究的熱情。
4.溫故導入教師依據“溫故知新”的教學原則,為學生架設從“已知”攀登“未知”的梯子,誘發學生參與探究的欲望。上《Seasons》時,我就讓孩子用已學的天氣知識說說What’stheweatherlikeinChina9和What’stheweatherlikeinAustralia9(當時中國是夏天而澳大利亞為冬季),帶出了spring,summer,fall(autumn),winter等詞。
二、講授引導體現“境”,別開生面活水來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的《觀書有感》給我以啟示:就英語教學而言,應非常注重語言的情境。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將語言結構、語言功能和語言情境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感知、理解新語言材料的意義、用法及作用,理解具體情境中語言所傳遞的信息。例如教學Whatdoyoulike?和Whatwouldyoulike9句式區別時,我帶了多種不同的食物,用不同的句型問學生,在問前者時我只對回答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喜好,而問到后者時,除了表示自己的喜好,我還請學生品嘗食物。這樣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情境中,學生自覺地進入交際角色,這時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地進行替換練習。這樣的教學主要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入境”。“入境”才能“生趣”,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三、提問引導追求“精”,設懸置疑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是問題”。有位教育家曾告誡為師者:“教學的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合理的提問,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需要,是教師主導作用得以展現的需要;優化課堂提問,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動力,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常規武器”。提問的設計,是作為導演的教師的本職工作,故教師要把“問什么、為何問、怎樣問”作為一門藝術去鉆研,使問題成為學生主動參與的“催化劑”或“導航羅盤”,切忌將應試教育下的“滿堂灌”變為毫無實用價值的“滿堂問”。在教授“IliketheIt’s(形容詞)”時,我設計了四問,循序漸進、成功地引導孩子將該句型在課堂上生成。在給孩子看逐個的小汽車圖形時,我問了第一問:Whatdoyousee4接著第二問:Whatcolorisit4然后適時拓展詞匯:0h,it’sacoolcar,doyouthinkso4It’safunnycar,isn’tit4最后問:Whichonedoyoulike4達到課堂語言生成的最終目的。
學問,學問,關鍵在“問”。問是深入的階梯、長進的橋梁、覺悟的契機。課堂提問是啟發學生思維的基本方式,它可以為學生創設思考的情境,疏通思考的渠道,提供思考的空間。通過教師的設懸置疑,可以激發學生思考,啟迪他們去認識問題,使其思維處于積極主動的探究之中。教師在提問引導時要留“空余”,以此來啟迪學生的思維。
四、操練引導注重“靈”,興趣盎然出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