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態保護論文
煤炭開采帶來的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然而,諸多的環境問題,僅僅依靠專家或技術是不能徹底解決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為“環境教育是解決環境威脅的根本途徑”,而學校正是環境教育的主陣地。在高校中開設環境保護課程,既是一種教育責任,也是一種社會責任,對煤炭開采與利用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環境保護課程更是一種專業責任。本文就粗放型煤炭開采中突出的環境問題、環境教育的必要性等幾方面淺談一下在煤炭開采技術專業中開設《環境保護》課程的重要性。
一、煤炭開采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對生態的破環
在煤礦開采中,人們以往只注重煤炭開采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開采所造成的地表塌陷、土地裂縫、水體污染、大氣污染等諸多環境問題以及這些環境問題引發出的一系列社會矛盾,一定的社會矛盾還會加重財政負擔。而且這些環境問題、社會問題、經濟壓力又在一定程度上惡性循環著。
據調查,山西省11個主要礦區共2013km2面積上,產生塌陷等地表變形540km2,占調查面積的27%,涉及到204個村莊,13.8萬余人。其中八大礦務局所屬礦區塌陷總面積達296.86km2,占采空區面積的61%。因采煤引起的土地裂縫、塌陷等地表變形,直接威脅到地面建筑,導致耕地破壞、房屋損毀、路面開裂,危害極大,而且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山西采煤對水資源的破壞面積已達20352km2,采煤造成的水資源破壞更加劇了我國水資源短缺。據研究測算,由于采煤造成的地下采空區和塌陷區導致地下水年損失10多億噸,因采煤漏水、礦井水排放等造成的經濟損失累計達300多億元。
煤炭開采使煤層中的煤層氣(甲烷)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既浪費資源又加劇了溫室效應,同時煤塵、煤矸石自燃、燃煤鍋爐形成了以二氧化硫和煙塵為主的大氣污染,二氧化硫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禍因。大氣污染又會帶來呼吸系統疾病,據是省衛生廳的統計,近年來山西省城鄉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較20世紀70年代上升了30%~50%,人們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由上可見,煤炭資源開采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是非常嚴重的,但是煤炭被視為我國能源資源中的“基石”,不能因噎廢食。解決煤炭資源開發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應從循環經濟入手,開發與環境保護并舉,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二、教育要為煤炭開采拉緊環保的手搭橋
煤炭工業環保從空白時期到起步時期、再到建設時期,走過了很長的一條“先污染后治理”的彎路,終于有了一個長足的發展。到2010年末,原國有重點煤礦中,礦井水排放達標率達到了95%,煤矸石利用率達到60%,自燃矸石山滅火治理率達80%。這樣看來,煤炭引發的環境問題是得到了治理,可是換一個角度想,人類活動帶來的環境問題是不應該有彩排的!如果這些環境問題不曾存在,又何談費心費力的治理?在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后,人們開始反思如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賺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探討環保型煤炭開采、綠色煤炭開采技術。
但不太樂觀的是,并不是所有人的觀念都能整齊劃一地實現這一轉變。在一些礦工中存在一個共同的觀點:煤礦主要從事原煤生產,從中獲取利益價值。至于產生的污染物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煤礦環境污染是一個“不治之癥”,無藥可醫。甚至有人認為,礦區環境是企業的事,與自己無關,自己的職責就是搞好安全生產,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由此可見,職工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形態還停留在狹義的意識形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環境質量與自身生存的密切關系。礦工的環境保護意識需要普及。
煤炭開采技術專業的學生是煤礦新一代的接班人、建設者和管理者,時代賦予他們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并舉的重任。他們是否具有良好的環保意識,直接關系到我國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開展環境教育尤為重要。除了學好專業知識之外,更應樹立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煤炭開采技術專業中開設《環境保護概論》課程,為學生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在具體講授時結合煤炭開采過程中存在的對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問題以及礦井水、煤層氣、煤矸石的資源化利用措施,讓環保理念在煤炭開采中找到實踐的支撐,變環保理念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但要明確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眾多的環保專家,主要目的是培養有社會責任感、適應社會需要的自覺環境保護者。
三、環境教育的必要性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環境保護的理念有,但是環境保護的行為很難真正地付諸實踐。一天早上上課前,一個學生邊走邊吃早餐(塑料袋里裝著一個餅子),吃完后隨手把塑料袋子扔在樓梯上,而再走幾步在樓梯拐彎處就有垃圾桶。這樣一邊走一邊吃一邊亂丟的行為還不少見。對于一些同學的這種行為指正以后,能虛心接受;也有一些同學認為你多管閑事。再比如操場,操場是鋪有塑膠的,就有一些同學在里面嗑瓜子、扔廢紙、甚至吐口香糖等等。如果學生連生活中的環保行為都做不到位的話,又怎敢奢求對生態環境中的環保行為貢獻力量呢。環境保護,教育文本。要培養人的環境保護的素質,必須借助于教育。2005年《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中也強調要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國外許多大學都設置了環保課程,而我國在大學開設環境學教程只有20余年的時間,大大滯后于發達國家。就我們學校來說,環境保護概論作為煤炭開采技術專業的專業拓展課已開設有五年多的時間。通過該課程的教學,煤炭開采技術專業方向的學生可以掌握環境科學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是如何破壞的、環境問題是怎么產生的、當前世界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向題、主要污染物的處理處置方法,煤礦環境污染以及煤礦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等,也為進一步學習其他專業課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