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態保護論文
《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號)和《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明確要求“建設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增強環境信息基礎能力、統計能力和業務應用能力,推動環境信息資源共享”,標志著環境信息資源建設工作進入國家信息化建設層面。李克強副總理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環境保護要參與國家宏觀經濟決策,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因此,建設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加強環境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僅對于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于推動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隨著“十一五”重大環境信息化工程項目“國家環境信息與統計能力建設項目”建設完成,用于環境信息資源管理的網絡覆蓋與傳輸通道、數據交換與存儲管理、信息資源共享與服務、運行維護與安全保障等基礎軟硬件支撐環境基本建立,初步具備了全國環境信息資源統一集中管理的條件,為建設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加快推進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建設,應著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增強環境信息資源共享意識
信息資源是具有使用價值或潛在使用價值的各種信息的總稱,是現代社會的戰略資源,與人力、自然等多種資源共同構成支撐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體系,在經濟社會資源結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環境信息資源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和戰略性資源,其開發和利用對于提高環境保護管理水平、參與國家宏觀經濟決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無論是在環保部門,還是其他社會部門,對實現其共享和提高其應用服務能力均有著巨大的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普通公眾對提高賴以生存的環境質量有了更多的期盼和要求,對環境保護部門公開環境信息的要求越來越強烈。
當前,環境信息獲取能力不強、信息資源不共享、信息系統不能互聯互通、業務相互不協同、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不強、信息服務水平不高、信息公開不夠全面等問題日益凸顯,嚴重影響了環境信息化整體效益的發揮,制約了環境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需要加大環境信息資源共享宣傳力度,提高對環境信息資源統一集中、共享服務、開發利用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環境信息共享、公開、利用和服務的責任意識,改變傳統的數據占有觀念,打破信息共享壁壘,促進數據的合理流通。迫切需要加快建設環境信息資源中心,發揮信息資源在環境保護管理和決策中的作用,加快信息資源開發步伐,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水平,加大環境信息資源的管理、開發和利用力度,推動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確保信息資源應用工作取得實效。
建設環境信息資源中心是環境信息化的重要建設內容,是環境管理業務協同和聯動的有效手段,是實現信息共享的重要保障,是不斷拓展環境信息應用深度和廣度的重要舉措,是加強環境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提高環境管理和決策水平的必然選擇。建設環境信息資源中心能夠推動環境信息獲取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提高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能夠統一集中各種環境信息,促進各種環境信息的高度融合和高效利用,服務于業務管理部門;能夠加強環境信息的公開性,服務于人民群眾,讓廣大的人民群眾及時了解自身所處環境的質量狀況;能夠推動社會化利用環境信息資源,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和公眾的需求。
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
環境信息來源于國家、省、市和縣四級環境保護管理部門,涉及建設項目管理、污染防治、總量控制、環境監察、環境應急、環境監測、核與輻射、生態保護等各方面的業務以及日常政務信息等,部門和業務之間,縱橫交錯,關系復雜,不僅要充分認識建設環境信息資源中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而且要充分認識建設環境信息資源中心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必須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明確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分階段加快推進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建設。
明確戰略目標和近期目標
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建設長遠目標是以“感知環境、智慧環保”為愿景目標,借助物聯網、云計算、智慧地球等新技術、新理念,實現對水、大氣、土壤等多種環境要素及各種污染源進行全面感知和實時監控,對環境質量動態變化和趨勢進行科學分析、智能分析和預測,實現環境管理和決策精細化、智能化和科學化。
中期目標緊緊圍繞控制污染物總量、改善環境質量、防范環境風險的需求,以“數字環保”為目標,運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建立較為完善的天、空、地一體化環境信息獲取體系,及時、準確和全面獲取各種環境要素的信息,為污染減排、環境監測、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支撐,初步實現環境管理和決策精細化和科學化。
近期總體目標是圍繞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建立統一的環境保護專網和數據傳輸通道、統一的數據存儲和管理平臺、統一的支撐和運行平臺、統一的安全體系和系統運行管理體系,實現應用系統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環境業務協同。具體包括6個方面。
一是環境信息采集分工更加明確和合理。通過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建設,進一步明確環境信息資源目錄,明確環境信息采集責任和工作機制,實行數據采集與數據應用部門職能分離,數據采集與數據應用部門科學、合理分工,扭轉目前“封閉自我、苛求他人”的信息共享局面,確保信息獲取的準確性、及時性、真實性,確保信息應用全面性、科學性、公開性。
二是環境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取得明顯成效。通過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建設,建立環境信息資源共享與服務平臺,各部門、各單位環境信息共享與服務意識明顯增強,跨部門、跨業務領域信息共享內容和范圍不斷擴大,業務協同、聯動能力不斷增強,重點業務信息共享率達到80%以上。
三是環境信息服務能力明顯增強。通過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建設,深化環境信息資源融合和應用,擴大環境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范圍,提高環境信息的統計能力和應用能力,環境信息服務于環境管理和宏觀決策能力明顯增強,重點業務應用系統互聯互通率達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