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行業經濟
加快發展林業產業已成為現代林業發展,推動林業升級,建設生態文明的迫切需要。吳中區以創新之舉、務實之為,走“改革與發展并舉,生態與經濟雙贏”之路,在著力抓好生態建設的同時,始終將發展林業特色產業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高林農收入的重要舉措來落實,發展林業綠色經濟逐漸成為吳中區農村產業結構優化的重點、加速農村經濟發展的熱點、促進農民增收的亮點和推動林業產業發展的著力點。
1林業產業基本現狀
吳中區位于蘇州城南,地處太湖之濱,全區共有山林地23.1萬畝,約占蘇州市山林地的80%。在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吳中區依托優越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和空間環境條件,發展林業綠色產業,2011年全區林業經濟產值超17億元,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1.1花木產業
苗木花卉產業是吳中區的一項傳統產業,主要集中在光福、木瀆(藏書)等鎮,是吳中區農業產業化“6+1”工程之一。在《吳中區花卉苗木產業發展規劃》指導下,2011年花木產業得到了持續快速發展,全區種植苗木面積5萬畝,從事種植林苗木生產3.2萬人,苗木經紀人2500多名,種植苗木品種擴大到近400個,專業苗圃65家,經營花木專業公司100多家,創建花木品牌3只,并重點加強香雪海、藏書、采香涇等3個花木專業市場建設,全力扶持產業龍頭企業,為全區花木走向市場、創出品牌搭建平臺,全區花木年銷售額11.2億元。
1.2茶葉產業
吳中區是洞庭山碧螺春茶原產地,著名的林茶間作區。洞庭碧螺春茶與枇杷、楊梅、板栗等果木間作種植,并長年受太湖霧氣浸潤,飽吸四季花果之香,形成了碧螺春茶獨特風味,2011年全區林茶間作面積達3.1萬畝,茶農1.75萬戶,茶葉總產量276.1噸,茶葉總產值2.35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碧螺春茶產量167.4噸,產值1.95億元,同比增長11.5%。全區茶葉畝均產值7850元,戶均產值13500元,戶均凈利10080元,首次突破萬元大關。同時舉辦碧螺春茶文化旅游節活動、開展統一包裝經銷大力推介碧螺春茶,茶業的富民效益十分明顯。
1.3果品產業
吳中區東山、金庭及光福等地是有名的花果之鄉。林果間作是當地發展林果產業的傳統,沿太湖丘陵山區盛產枇杷、楊梅、柑桔、板粟等十余種特優時令干鮮果品,深受消費者喜愛,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主導產業之一。2011年全區果樹種植面積6.96萬畝,其中枇杷1.2萬畝、楊梅1.2畝、柑桔2.2萬畝、板粟、銀杏、梨及桃等2.3萬畝,果品總產量2.7萬噸,總產值1.9億元,林果產業已成為環太湖林區農民重要收入渠道之一。
1.4森林旅游
立足“山水蘇州•人文吳中”目標定位和實施走進太湖時代的發展戰略,充分挖掘環太湖林區獨特優美的山水資源、卓越的人文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2011年森林生態旅游呈現蓬勃發展勢頭,穹窿山東吳、光福香雪海等四大森林公園及白象灣、萬鳥園等生態園,接待游客450萬人次,實現旅游門票收入5500萬元,旅游直接收入達2.6億,吸納從業人員4300多人。
1.5林下經濟
隨著林改深入推進,吳中區林下經濟蓬勃發展,現有林下養殖猴子、環頸雉、梅花鹿、藍孔雀、河麂(獐)和香豬等野生動物1.35萬只;林下養殖生態草雞面積2000畝,年出欄10萬多羽草雞及其蛋產品;林地放養蜜蜂1200箱,產蜂蜜3.5萬千克,全區林下經濟產業規模近5000萬元,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進一步加快推動了林農致富。
2積極推動林業產業發展舉措近年來,吳中區堅持政府引導扶持、農民自主參與的原則,充分進行項目和市場調研,根據林農種養習慣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和選擇林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2.1政策支持,資金扶持
積極鼓勵支持發展林業產業,出臺扶持獎勵政策,支持林地流轉、承包等,對林果地流轉每畝補貼300元,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對林地上種植果樹等林果增效工程給予每畝1000元獎勵補貼;對自產自售茶果產品制定相關免稅或優惠政策;林業主管部門認真做好信息、培訓和技術指導等方面的服務工作,提高林農科技素質、生產經營能力。
2.2結構調整,提升效益
2009年出臺了《果品產業結構調整規劃》,投入資金2000萬元,對全區丘陵山區果品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以市場為導向,實施壓青梅柑橘,擴枇杷楊梅等舉措,力爭三年內實現大宗水果和時令鮮果面積1:1的目標。2009年全區柑橘、青梅、白果和板栗等大宗水果面積與枇杷、楊梅和時令鮮果的面積比為1.66:1;到2011年,上述比例調整為1.05:1。并利用山體宕口復綠工程發展種植美國薄殼山核桃75畝、香椿506畝。
2.3產業運作,規模經營
采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科學發展林業產業示范基地,著力提升林業產業化水平。東山、金庭二鎮,發展林茶、林果間作,同時組建林果茶專業合作社61家,林農以林地承包經營權折價入股。林農收入在以出產林果茶產品的基礎上,增加了在合作社打工的工資性收入和合作社全年利潤“二次分配”的股紅收入。2011年,全區入股農戶達1.1萬戶,入股果茶園面積1.8萬畝,61家林果茶專業合作社全年銷售額達1.7億元,用于農戶分紅625萬元,林農畝均收入近8000元,比組建合作社前翻了一番,戶均增收3000元,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得到同步提升,加快了林農致富步伐。
3林業產業發展中存在問題
吳中區林業綠色產業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發展雖十分迅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存在諸多問題。